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解放军攻占南京后,加拿大在咨询过英国、美国政府后,于4月25日命令戴維斯留在南京,等待政权更替。但加拿大还未考虑可能承认共产党政权。不过,戴维斯接到命令,如果他认为必要的话,驻南京、上海的领事可以与共产党做一次口头上的接触,并应向中共转达:根据国际惯例,加拿大在华人员应继续行使其正常职责,包括照顾加拿大市民的利益。事实上,加拿大指示其驻华大使留在南京,是因为怀疑国民政府能否保住南方,他们认为只有留在南京,加拿大在中国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好的保护。
——《浅析建国前后加拿大对承认新中国的态度》
材料二
1950年6月之后,加拿大决定中断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交谈判和接触。1951年9月,美国、加拿大等49国代表签署了《旧金山和约》:“各盟国及日本决定,他们此后之关系将是有主权的平等国家间之关系,在友好条件下进行合作,以便促进他们共同的福利及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因此,愿缔结和约,借以解决一切由于他们之间存在之战争状态所引起而尚未解决的问题。日本方面申述其志愿,请求加入联合国及在一切情形下遵守联合国宪章之原则;致力于世界人权宣言的目的之实现;设法在日本国内造成安定及福利条件,一如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五条及第五十六条所规定,并已由投降后日本立法所创造者;并在公私贸易及商业方面,遵守国际上通行的公正惯例。各盟国对于上节所述日本之志愿表示欢迎。”
对此,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拒绝签字或表示反对。
——整理自《二战后的《旧金山和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49年4月加拿大对华外交思路。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初期加拿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态度的不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 教育状况 |
17世纪 | 西方社会在思想意识和精神领城上与神学反复地进行着较量,初等教育处于宗教的控制之下,在教育目的、救学内容、教科书等方面都体现出浓烈的宗裁性 |
18世纪 |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社会贫民阶层的范围得到扩大,出于慈善的目的而出现了许多开办初等教育机构的实践活动 |
19 世纪 | 初等学校逐渐被看成是由国家来开办的一种国家机构,教育目的也发生着变化,培养国民、公民逐渐成为初等教育的重要目的。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逐渐确立起国家初等教育制 度和公立学校制度,并在19世纪中、后期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 |
——整理自钟文芳《西方近代初等教育特性之历史研究》
上表是17世纪至19世纪西方教育发展状况表。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就近代西方教育的发展趋势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起源于商,形成于西周,经后世不断发展完善。《商君书·画策》云:“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故胜民之本在制民,若冶于金、陶于土也。”户籍也是社会等级和身份的法定凭证,政府希冀通过国家户籍制度,将百姓紧紧地束缚在特定区域和特定职业上,以此达到严格控制流民的数量和规模的目的。明朝严格规定路引制度,允许农民在百里之内自由通行,但超出百里范围必须检验路引。清承袭明制,严密的保甲制不仅使百姓噤若寒蝉,也充分加强了邻里之间的互相监督,遏制了人口的流动。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在很多时候不是作为一种单独的制度存在和发挥作用。如西周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土地捆绑在一起发挥作用,春秋战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兵制拥绑在一起发挥作用。
——整理自威阳阳《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束缚下的人口流动》等
材料二
在清政府的变法维新中,具有现代意义的户籍制度开始出现。1911年,民政部还先后颁布了《暂定户口规则》《户口管理规则》和《调查户口执行法》。这些法律效仿西方,规定了户籍登记、管理、统计及调查的事项等。1912年1月,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同年3月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第六条规定:“人民具有居住、迁徒之自由。”
——摘编自王一琼《论户籍制度的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对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近代户籍制度与古代户籍制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
2015年,美国号召军事同盟援助乌克兰,英国对此予以响应,但欧盟内意见不一,德法公开反对给乌克兰援助武器,两囯领导人还前往俄罗斯与普京商谈乌克兰停火事宜。这反映出
A. 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B. 全球化时代各国关系紧密
C. 北约用军事取代直接出兵
D. 美国将战略重心转向欧洲
下面是1929年至1939年间世界六强粗钢产量表(单位:万吨)。
年份 | 苏联 | 美国 | 日本 | 德国 | 法国 | 英国 |
1929 | 485.4 | 5733.9 | 229.4 | 1621.0 | 971.6 | 979.1 |
1930 | 576.4 | 4135.3 | 228.9 | 1151.1 | 944.4 | 744.3 |
1931 | 562.0 | 2636.2 | 188.3 | 836.9 | 781.6 | 528.6 |
1932 | 592.7 | 1390.1 | 239.8 | 574.7 | 563.8 | 534.6 |
1933 | 684.2 | 2360.5 | 319.8 | 758.6 | 657.7 | 713.7 |
1934 | 969.3 | 2647.3 | 384.4 | 1188.6 | 615.5 | 899.2 |
1935 | 1252.0 | 3464.0 | 470.4 | 1641.9 | 627.7 | 1001.7 |
1936 | 1633.9 | 4853.4 | 522.3 | 1917.5 | 670.8 | 1197.4 |
1937 | 1769.1 | 5138.0 | 580.1 | 1981.7 | 791.8 | 1319.2 |
1938 | 1806.8 | 2880.5 | 647.2 | 2265.6 | 622.1 | 1056.5 |
1939 | 1879.2 | 4789.8 | 669.6 | 2250.8 | 794.2 | 1343.3 |
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A. 西欧经济直到二战前仍未复苏 B. 新政之后美国经济完全恢复
C. 危机迫使列强调整对苏政策 D. 大萧条时苏联经济与欧美不同
德意志1871年宪法规定:联邦议会由各邦成员代表组成,德意志皇帝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土或其海岸已遭受攻击。材料表明近代德国
A. 初具民主政治雏形 B. 民主发展较为缓慢
C. 帝国议会形同虚设 D. 具有军国主义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