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蔚为壮观。它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既有不同的特点,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这具体表现为( )
A. 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 B. 科学和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C. 学科越来越少且分工越来越细 D. 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下表是2006年中国与世界创新型国家比较表,
项目 |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 对外技术依存度 | 万人专利拥有量 | ||
创新型国家 | 70%以上 | 30%以下,其中美国、日本5%以下 | 美国 | 德国 | 日本 |
| 1760件 | 1750件 | 1500件 | ||
中国 | 39%以上 | 50%以上 | 10件 |
它反映出的问题是
A. 科技不再是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B. 中国科技贡献率低,自主研发能力差
C. 世界经济格局已是美日欧三足鼎立 D. 对外技术依存度决定了国家发展速度
普朗克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于1913年曾亲赴瑞士,礼聘尚是一介书生的爱因斯坦,并称其为“当代哥白尼”。爱因斯坦因此对普朗克执弟子礼。纳粹横行期间,普朗克与大多数德国知识分子一样,对纳粹暴行保持沉默。对此,爱因斯坦表示永不原谅,从此再未与普朗克进行联系。这是因为爱因斯坦认定
A. 成就已远远超过普朗克 B. 科学研究繁忙,无暇顾及
C. 已移居美国,联系不便 D. 捍卫人类和平正义是科学家的必需价值观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达尔文所说的生存竞争的最新表现,又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这是指当时欧洲
A. 国家间战争和社会斗争是政治的基本内容
B. 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进入起飞阶段
C. 理性精神兴起逐步推动社会生活世俗化
D.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他认为此“普遍法则”是
A. 经典力学体系构筑现代物理学理论框架
B. 生物进化学说科学地解释物种进化的原理
C. 相对论量子论深化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D. 近代科学发展引领人们对自然理性的认识
周先慎在其《明清小说》里说到“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据此,说明“明清小说”能够“走进了千家万户”的主要原因是
A. 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B. 封建君主制的需要
C. 商品经济的开放性
D. 自身较强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