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某地一清代官署衙门旧址现一副气魄阔大的楹联:“北吞大漠,南亘黄河,中更九水合流,...

某地一清代官署衙门旧址现一副气魄阔大的楹联:“北吞大漠,南亘黄河,中更九水合流,五州称雄,西岳东瀛一屏障。内修吏治,外肄戎兵,旁兼三口通商,一代名臣,曾前李后两师生。”由此可推测此官署应为

A. 两江总督衙门

B. 直隶总督衙门

C. 理藩院衙门

D.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B 【解析】题干楹联上联内容实为地理概念,指向京津、河北、山西方位.下联则点明“三口通商”、曾(国藩)、李(鸿章)等相关史实,由此可判断为直隶总督衙门,官署应为直隶总督衙门,故B项正确;两江总督衙门主管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事务,与题干的地理位置不符,而且与曾国藩、李鸿章无关,故A项错误;理藩院衙门是主管少数民族事务,与题干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管外交事务,与题干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主要居住有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胡商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此举旨在

A. 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

B. 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

C. 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

D. 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

 

查看答案

下图为北京地区古代地方行政长官称谓演变示意图,反映了行政建制的变革。1和2可填写的分别是

A. 广阳王是范阳节度使

B. 涿郡太守北平布政使

C. 燕王中都路都总管

D. 北平知府南京道留守

 

查看答案

有清代学者在解释西周“府史”,“五史”等官职时说道:“府史之史,今之所谓书吏是也;五史,则卿大夫为之,所掌图书记载命令法式之事,今之所谓内阁六科,翰林中书是也。”这一言论主要体现出

A. 史官是中央决策的机要成员

B. 文书法典是古代行政的命脉

C.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源远流长

D. 翰林中书源于周代史官等职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秦国司法机关受理案件后,要把当事人的姓名、身份、籍贯、是否有前等问题写成书面报告;然后前往现场勘验、调查,每一过程都要做笔录;庭审时要听取当事人双方的口供,可进行刑讯;最后,司法机关做出判决。整个审判过程都记录下,制作成“爰书”。秦国的这种做法

A. 成为统一六国的司法保障

B. 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C. 反映了对司法程序的重视

D. 保证了审判公正合理

 

查看答案

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制度;第二次是刘邦的封建;第三次是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为诸侯王;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的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这种现象表明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B. 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

C. 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

D. 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