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亚里士多德说:“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

亚里士多德说: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这一原则在梭伦改革中突出地体现于

A.颁布解负令                 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C.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D.设立四百人会议

 

B 【解析】 试题分析:实行财产等级制度,许多贵族因为特殊地位而拥有相当多的财产,其社会政治地位自然比较高,这对贵族有利;同时,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原来的出身等级制度,平民可以通过辛勤劳动而积累较多的财产,从而提高自身的地位。虽然财产等级制仍然不平等,但是达到了梭伦的目的:既提高平民地位,又保证贵族利益。颁布“解负令” 是对沦为债务奴隶的平民有利,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是对农工商业者有利,设立“四百人会议”是对前三个等级公民有利,都与“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不符,因此排除AC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 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

C. 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 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查看答案

唐朝时大理寺是全国最高审判机关,但关乎死刑判决等重大问题时需由御史中丞(中央监察机关负责人)与刑部侍郎、大理寺卿一起,组成“三司推事”,类似近代的特别法庭,并把会审的结果,最后报皇帝审批。这说明唐朝

A. 司法与监察有机结合    B. 大理寺权力已经旁落

C. 监察机构丧失独立性    D. 司法制度己经近代化

 

查看答案

1061年,苏轼考取“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进士,但是,后来他感叹道:“当年……成绩甚优,于是飘飘然自以为真的可以‘直言极谏’了。殊不知谏一回灭一回,如今灭到黄州凉快来了。”对于此事的下列解读,比较准确的是

A. 科举考试方式有所创新

B. “直言”需符合上级意图

C. 读书人并没有得到重用

D. 科举考试科目种类繁多

 

查看答案

先秦至隋唐时期,祭祖礼仪长期是贵族的特权,庶民祭祖行为被排斥在国家礼制范畴之外,只能以民间习俗的方式延续着。这种两分的局面在宋代出现了转机,祭祀礼仪变成不同阶层共享的文化权利。宋代祭祀礼仪的上述变化主要归因于

A. 小农经济相对发达

B. 理学正统地位确立

C. 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D. 科举制度不断成熟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起初多为列强强迫清政府所开,因此又被称为“条约口岸”,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王朝开始自开商埠,一种新型的通商口岸由此出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朝野上下对五口通商痛心疾首,认为……五口同开,必将祸患中国更甚……李鸿章曾就《烟台条约》中“添开口岸”条款发表评论,认为中国已经门户洞开,“即添数口,利弊各半”;“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而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而在不能自强”。……甲午战败后,伍廷芳认为,中国不如主动打开国门,像日本那样全境开放,无论大小各国皆于通商,……应是“利多弊少”。

材料二

“……使皆由中国自辟商埠,则此疆彼界虽欲尺寸侵越而不能。今通商之地日益多,占地之谋日益甚,非自辟华市以清其限制,则官司隔膜无可稽查……大兴商埠,则商贾通而民不为病,厘捐撤而国不患民贫。”

﹣﹣维新志士陈炽《大兴商埠说》

材料三

1898年4月,清总理衙门相继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这是中国第一批自开的商埠。同年8月,清廷又颁布“广开口岸”上谕:“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得侵占。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著沿江、沿海、沿边各将军督抚,迅就各省地方悉心筹度,如有形势扼要、商贾辐辏之区,可以推广口岸展拓商埠者,即行咨商总理衙门办理。惟须详定节目,不准划作租界,以均利益而保事权。”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通商开埠”认识的变化轨迹。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分析指出国人主张“自开商埠”的原因。

(3)据材料二、三,概括维新志士与清廷主张“自开商埠”的相同意图,并结合所学指出其与“条约口岸”本质上有何不同?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的发展历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