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

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 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    D.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C 【解析】近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因产业未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落后的俄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人们改变了物质文明发达才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看法。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不是人们这种认识变化的原因,排除AB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孙中山提出革命进化的观点。他指出日本文明以往落后于中国,可是后来学习西方,仅三十年就能与欧美国家并驾齐驱。政体的进化亦然。一个落后的民族和国家完全可以效法已先在的民主制度,无需跟在他国身后邯郸学步,可以直接采用最先进的民主制度,不必走中间的预备阶段(“君民共主之世”的社会阶段)。 对上述材料 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人类历史可以跳跃式发展

B. “最先进民主制度”指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制

C. 孙中山与维新派的历史进化论观点相同

D. 突出进化理论直接带来了辛亥革命的成功

 

查看答案

郑观应曾作出了这样的论述,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其论述(    )

A. 指出了学习西方的重要性

B. 揭示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C. 触及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D. 反映了知识阶层改造传统思想的迫切愿望

 

查看答案

今诚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俾西人不敢蔑视中华。与此观点相同的是

A. 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 论西人致富之术,非工不足以开商之源

C. 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D. 苟欲安内攘外,君国子民持公法以永保太平之局

 

查看答案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观点    D. 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查看答案

中国历史上的手工业技术、科技发明等一般是传子不传女,家庭世代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集中到一人身上,从而形成了历史上众多的“祖传秘方”;英国1624年制定了《垄断法规》:“当任何人利用他自己的费用或智慧,确实把任何过去从未应用的发明引入王国,促进了贸易,可以授予他专利权,直到国民们学会这件事为止”。材料反映出

A. 在手工业技术、科技发明的保护方面中国优于西方

B. 西方比中国更有利于技术的创新发展和传播

C. 中国比西方的技术更具神秘性

D. 中西方对技术和发明的保护都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