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时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

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时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败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

A. 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

B. 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

C. 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D. 正面战场有力地打击了侵华日军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我备战区”指的是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从“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败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的信息可知正面战场有力地打击了侵华日军,故D项正确;A项与题干信息不符,题干论述的是正面战场的内容,故排除;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仍是片面抗战路线,并未发生改变,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指的是平型关大捷,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抗日战争爆发后,原先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纷纷请缨杀敌,电报如雪片般的飞向南京。抗战期间,川军、滇军、晋军、桂军等地方杂牌部队奋战在抗日前线,撑起了抗日战争的半边天。这反映了

A. 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B. 全民族抗战局面正式形成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巩固    D. 中国的民族意识空前加强

 

查看答案

下表中

时间

193111

19379

政权名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

 

政权名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B. 国共两党由对峙开始走向合作

C.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 中国共产党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

 

查看答案

某学者评价说:中国统帅部以大量兵力集中淞沪,既削弱了华北的抗日战斗力,又未保住京沪杭地区,而上海和南京失守,长江门户洞开,对武汉和华中腹地威胁极大。这一观点

A. 赞扬了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

B. 低估了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

C. 主张集中力量进行淞沪会战

D. 主张以牺牲华北来确保华中

 

查看答案

近代史前期,面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中国军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顽强抵抗,但最终均告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

A. 西方列强船坚炮利

B. 政府奉行妥协投降政策

C. 战略战术失误

D. 社会制度落后

 

查看答案

一位西方历史学家曾在评价晚清时期的中国时说:到了这个时候,它(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以下各项最符合这一判断的是

A. 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

B.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

C. 甲午战争之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