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说,国民党有两个伟大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先生,第二个就是蒋介石先生。毛泽东的这一评价是基于蒋介石:
A. 指挥北伐战争赢得胜利
B. 主动谋求国共第二次合作
C. 放弃了国民党一党专政
D. 积极组织和领导抗日战争
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时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败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
A. 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
B. 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
C. 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D. 正面战场有力地打击了侵华日军
抗日战争爆发后,原先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纷纷请缨杀敌,电报如雪片般的飞向南京。抗战期间,川军、滇军、晋军、桂军等地方杂牌部队奋战在抗日前线,撑起了抗日战争的半边天。这反映了
A. 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B. 全民族抗战局面正式形成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巩固 D. 中国的民族意识空前加强
下表中
时间 | 1931年11月 | 1937年9月 |
政权名称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 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 |
政权名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B. 国共两党由对峙开始走向合作
C.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 中国共产党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
某学者评价说:“中国统帅部以大量兵力集中淞沪,既削弱了华北的抗日战斗力,又未保住京沪杭地区,而上海和南京失守,长江门户洞开,对武汉和华中腹地威胁极大。”这一观点
A. 赞扬了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
B. 低估了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
C. 主张集中力量进行淞沪会战
D. 主张以牺牲华北来确保华中
近代史前期,面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中国军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顽强抵抗,但最终均告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
A. 西方列强船坚炮利
B. 政府奉行妥协投降政策
C. 战略战术失误
D. 社会制度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