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记载,官员□□□□“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文中□□□□处缺失的官员身份应是
A. 御史大夫
B. 刑部尚书
C. 平章政事
D. 军机大臣
《礼记·曲礼》云:“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云:“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这表明“礼”的核心作用是
A. 明辨血缘亲疏关系
B. 规范社会秩序
C. 区分尊卑等级关系
D. 维系统治秩序
李成贵在《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中认为,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据此可知,中国古代
A. 农村不受中央控制
B. 农村管理注重血缘关系
C. 农村实行村民自治
D. 农民有较大的自主权
近十多年来,家谱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受到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除正史、地方志、考古资料以外最重要的资料来源。家谱取得这一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它
A. 记载了某一家族的兴衰荣辱
B. 能起到凝聚社会群体力量的作用
C. 增加了历史材料的种类数量
D. 能弥补正史缺载和地方志粗疏的缺陷
拜年是我国传统的春节习俗,通常在家族的祠堂进行。拜年顺序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行跪拜之礼,长辈端坐高堂,接受晚辈的祝福。拜年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制度,这一制度
A. 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B.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C. 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
D. 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从政治角度看,古代社会中“国”和“家”的重要联结点是:
A. 禅让制
B. 嫡长子继承制
C. 郡县制
D. 察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