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刊登在《巴黎人》杂志上的一张名为“向北京进军”的法军海报,印证了法国侵略近代中国的历史。法国的此次侵略
A. 导致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 逼迫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
C. 将战火从山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
D. 获得了武装控制京津地区的特权
李大钊说:义和团对于“西洋人的一切器物一一概烧毁,这都含着经济上的意味,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他主要强调义和团运动
A. 是一场反侵略的爱国运动
B. 具有旧式小生产者的保守性
C. 为民族工业发展扫除障碍
D. 坚持“扶清灭洋”的方针
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禁止本国报纸派记者采访战争过程,也拒绝外国记者随军采访。日本政府则启动了所有的宣传机器,宣传本国的开战立场,主张战争的正当性,允许外国记者随军采访和外国武官随军观战,赢得了西方国家的好评。清政府这一做法实质上是( )
A. 未认识到舆论导向的重要性
B. 出于军事保密的需要
C. 专制体制加强对信息的管控
D. 担心西方列强的干涉
1862年,英国人在上海的《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该报刊的观点
A. 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
B. 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
C. 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
D. 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写道:“它没有争取到儒士和反满秘密会社的支持,因而不可能完成传统式的改朝换代的革命。另一方面,它的宗教太浅薄,它的社会和经济主张太不充分,不足以取代儒家思想。”“它”指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国民革命运动
1864年,普鲁士公使在大沽口私自捕捉了三艘丹麦商船作为战利品(当时两国是敌对国),满清政府根据国际法严重抗议。最后,普国退还商船并支付1500美元赔偿金。这在本质上说明满清政府( )
A.领土主权意识增强
B.利用近代外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C.满清政府的国际视野逐渐加强
D.开始利用国际法维护本国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