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地方政治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文武所封...

地方政治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诸侯王,高帝初置,金玺绶,掌治其国。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武帝改汉内史为京兆尹,中尉为执金吾,郎中令为光禄勋,故王国如故。损其郎中令,秩千石。改太仆曰仆,秩亦千石。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省内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

——【东汉】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

材料三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疆,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

材料四在史学里,制度本属一项专门学问。……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则是断无可疑的。纵然事过境迁,后代人都不了解了,即其在当时也不能尽人了解得,但到底这不是一秘密。在当时,乃至在不远的后代,仍然有人知道得该项制度之外在需要与内在用意,有记载在历史上,这是我们讨论该项制度所必须注意的材料。否则时代已变,制度已不存在,单凭异代人主观的意见和悬空的推论,决不能恰切符合该项制度在当时实际的需要和真确的用意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诸侯王国政治地位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行省的性质及创立的目的。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四中“任何一个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

 

(1)原因:王室衰微;宗法制遭到破坏(血缘关系疏远)。 破【解析】 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 (2)演变:汉初诸侯王实际统治其封国,分官设职大致模仿朝廷;后来诸侯王完全失去军政权力(诸侯王国成为相当于郡一级的行政单位)。 (3)性质:具有地方行政机构和中央派出机构的双重性质。 目的:便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4)外在:时代的变化。 内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解析】试题分析:(1)本问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材料,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和准确归因的能力。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一信息“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周天子弗能禁止”等分析、认知即可得出答案。关于第二小问,需要学生回忆所学知识,重点把握到“秦国灭六国,统一全国、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即可。 (2)本问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诸侯国政治地位演变”要求,避免答非所问。紧扣材料二信息,围绕“政治权力逐渐受到削弱”维度展开,所组织的答案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3)本问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涉及到两个小问,具有一定难度。关于第一小问的“性质”,把握到“弥补了郡县制的弊端,属于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即可。关于第二小问的“目的”,围绕“加强中央集权”维度展开即可。 (4)根据题干要求,本问需要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三则材料信息,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关于第一小问,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到“时代的变化”即可。关于第二小问,围绕“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维度,分“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君权(皇权)”依次展开,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民国初年,建立了为数众多的政党,出现了“朝进党而暮脱党,暮进党又朝脱党,朝秦暮楚,一人一日数变,恬不为怪,党德政德荡然无存”现象。这些现象主要说明

A. 政党政治确立

B. 利益驱动下的政党乱象

C. 政党政治活跃

D. 灵活机制下的党派合作

 

查看答案

被民族危机催得早熟的中国资产阶级顾不得自己的幼稚和力量弱小,一代又一代付出努力,想把西方近代化运动引入中国,每一代人都在自己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做了前人所不曾做的事。其中,辛亥革命做了前人所不曾做的事是指

A. 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B.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C.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 促进国人的思想解放

 

查看答案

下图为刊登在《巴黎人》杂志上的一张名为“向北京进军”的法军海报,印证了法国侵略近代中国的历史。法国的此次侵略

A. 导致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 逼迫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

C. 将战火从山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

D. 获得了武装控制京津地区的特权

 

查看答案

李大钊说:义和团对于西洋人的一切器物一一概烧毁,这都含着经济上的意味,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他主要强调义和团运动

A. 是一场反侵略的爱国运动

B. 具有旧式小生产者的保守性

C. 为民族工业发展扫除障碍

D. 坚持扶清灭洋的方针

 

查看答案

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禁止本国报纸派记者采访战争过程,也拒绝外国记者随军采访。日本政府则启动了所有的宣传机器,宣传本国的开战立场,主张战争的正当性,允许外国记者随军采访和外国武官随军观战,赢得了西方国家的好评。清政府这一做法实质上是(  )

A. 未认识到舆论导向的重要性

B. 出于军事保密的需要

C. 专制体制加强对信息的管控

D. 担心西方列强的干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