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载:“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史载:“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材料所反映的选官制度

A. 造成贵族垄断官职局面

B. 以德才作为选拔的依据

C. 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D. 赏罚分明利于官员廉洁

 

A 【解析】材料大意为:三公的子孙长大可以继续位列三公,卿大夫的子孙长大可以继续当卿大夫,身份低下的一直低下,身份高贵的一直高贵,所以奖赏不能让他们努力向上,惩罚不能让他们不偷懒。由此可知材料体现的是世卿世禄制,贵族们世世代代享有政治和经济特权,故A正确。世卿世禄制以血缘作为选拔的依据,故B错误。世卿世禄制开始于先秦时期,故C错误。D选项赏罚分明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尚书大传》说:“古者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材料反映了

A. 世代相传的采地是维系宗法体系的纽带

B. 安土重迁是分封制的思想基础

C. 嫡长子并非封国唯一的继承人

D. 封地是诸侯世袭的私有财产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夏、商、周)三代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与后代那种职业官吏有着很大不同。……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材料二战国时期,很多诸侯国都实行了军功爵制。其中秦国的二十等爵制度较为完善。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按照爵位的高低,可以享受各种政治、经济特权,爵位高的还可以“税邑三百家”,也可以用爵抵罪或赎罪。

材料三南朝时有民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是指士族子弟只要能坐到车上不掉下来就可以当著作郎,只要能写两句书信中问候的话就可以当秘书郎(著作郎、秘书郎是官职名称)。

材料四《唐摭言》载:唐太宗见新科进士自端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战国与三代相比,选官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阶级基础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四信息,指出隋唐与魏晋时期相比,选官依据发生的变化?其变化的阶级基础是什么?从材料四可以看出科举制的哪一方面的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后汉书·许荆传》所记载荆之祖八武被举孝廉,欲另两个弟成名,便“共割财产,以为三分自取肥田广宅奴婢强者。”这样,他的两个弟弟以克让之名并得选举。其后(八武)遂会宗亲,当众宣布使两个弟弟成名的本意,并把自己“理产所增倍于前”的财产,“悉以推二弟,一无所留”,于是也就获得更大的声誉。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材料三黄宗羲说:“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处理君权与相权关系的问题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汉代什么制度?

(3)你怎样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

材料二“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

材料三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