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以多数票通过判其死刑。后来,一学者写道:“……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这反映了雅典
A. 神明信仰和青年教育是法律核心
B. 法律保障了公民的个人自由
C. 程序的民主未能保证结果的公正
D. 法律程序和结果都缺乏正义性
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由此可见,在古代雅典
A. 宣扬平等意识
B. 政治自由有限
C. 强调依法治国
D. 必须人人参政
明朝在出现内阁辅臣的时候,也就出现了票拟权:内阁辅臣在奏章上根据自己的意见用黑笔写上批示,然后经过皇帝首肯之后,才由皇帝用朱笔批上去,再加盖玉玺方才生效。于是,由此出现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这样
A. 大大增强了宦官把持朝政的可能性
B. 国家大事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
C. 内阁辅臣拥有对国是的部分决策权
D. 宫中太监和内阁辅臣形成制约关系
据《长编》载:“上(宋太祖)欲为赵普置副而难其名称,召翰林学士承旨陶谷问曰:‘下丞相一等者何官?’对曰:‘唐有参知政务,参知政事。’乙丑,以枢密直学士等为参知政事。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据此可知北宋初期
A. 君主专制受到威胁
B. 参知政事职能不变
C. 参知政事大权在握
D. 宰相权力依然较大
史载:“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材料所反映的选官制度
A. 造成贵族垄断官职局面
B. 以德才作为选拔的依据
C. 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D. 赏罚分明利于官员廉洁
(《尚书大传》说:“古者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材料反映了
A. 世代相传的采地是维系宗法体系的纽带
B. 安土重迁是分封制的思想基础
C. 嫡长子并非封国唯一的继承人
D. 封地是诸侯世袭的私有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