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画家徐渭主张人不应以外在的种种规制来束缚、戕害自然人性。他的画,用笔放纵,设墨酣畅。他甚至把水墨倒在纸上,随着散化之形而作勾勒。这表明徐渭深受下列哪一思想的影响
A. “人伦者,天理也”
B. “存天理,灭人欲”
C. “理”、“欲”统一
D.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南宋淳熙二年,朱熹和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在鹅湖寺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史称“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据此可知,双方的分歧在于
A. 世界本源之争
B. 求理途径之争
C. 理的内涵之争
D. 理气关系之争
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A. 强调社会责任感
B. 提倡知行合一
C. 构建新儒学体系
D. 重建伦理秩序
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霾”成为现代城市的一大顽疾。在古代史籍中也有许多对于“霾”的记载,认为“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其身。这最有可能是依据下列哪一选项做出的判断
A. 霾是灾难的象征
B. 君权神授
C. 天人感应
D. 自然规律
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分最可能是
A. 民贵君轻说
B. 人性本善说
C. 先义后利说
D. 浩然之气说
古代某思想家认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与该思想可能源出一派的主张是
A.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B.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C.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D. 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