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 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 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 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 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
A. 社会历史的倒退
B. 禅让制腐朽的结果
C. 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
D. 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历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天文学家和君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是官方政府机构不可或缺的人员。至公元1851年,历代政权颁行了100余部历法,《夏小正》是中国最古老的历书,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包含了许多关于气候、星象及物候方面的叙述,按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排列。古代的历法,现在名为“农历”或“阴历”,仍决定人们欢度“春节”以及“中秋”、“端午”等节日的具体日期。
天象观测有助于制定更为准确的历法。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月食与星象变化的记录,并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些现象。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日食记录居然因政治上的原因而有所增减: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
——摘编自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重视天文历法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国古代天文学科学性的因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明代小说繁荣,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
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这些小说不仅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眼界,而且影响了人们的观念。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
——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小说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小说在当时所起的社会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
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材料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必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五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焉,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其实质是什么?
(2)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
(3)据材料四、材料五概括黄宗羲的基本政治观点。结合所学指出这一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明代出现
A. 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 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
C. 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 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