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917年的北京,你不会看到的是
A. 学校的进步青年热切期盼着下一期的《新青年》
B. 北京郊区多了不少浓烟滚滚的工厂
C. 一些学堂的孔子画像被涂抹
D. 报摊上出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译本
以下言论中,体现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思想的是( )
A.“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
B.“欲自强,必须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
C.“识时务者莫不以采西学制洋器为自强之道”
D.“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剑桥中国晚清史》叙述道“1861年以后,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出现了一个新时代。……中国也像所有其他国家一样,会了在一个根据社会达尔文主义行事的世界中搞生存竞争,从形式上看,儒家的‘天下’已经演变成‘国家’。”最能佐证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
A. 清政府向外国派驻外交使团
B. 翻译并出版《万国公法》
C. 主动撤销对越南和朝鲜的藩属制度
D. 涉外公文改“夷务”为“洋务”
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C.民族主义的高涨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生义”到“民主科学”,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A. 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
B. 西学涌入致中西文化碰撞交融
C. 近代中国政局变化和社会转型
D.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鸦片战争前,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得出结论:“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理由很简单:英国路途遥远,补给困难,怎有实力冒犯天朝?何况中英贸易近两百年,茶叶生丝等贸易利益重大,断不可能为了一些鸦片走私商人而大动干戈。这从本质上说明林则徐( )
A. 没有认识到英国的根本需求 B. 主张向西方学习
C. 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D. 认识到英国侵略中国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