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国家强制诸子均分土地,从而分割成若干小...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国家强制诸子均分土地,从而分割成若干小家庭,适应征税、服役的需要。汉代允许诸侯将土地分给诸子,以削弱分化诸侯,推动了古代家产均分制度。后世律令规定土地继承基本沿用诸子均分的方式,但受传统习俗影响长子往往被赋子双倍的继承份额。《名公判清明集》记载了一个宋代案例:王有成“因不能孝养父母,遂致其父母老病无归,依栖女婿,养生皆赖其力”,因此官府判决土地等家产“当归之婿”。家庭的土地代代均分。阻碍了大规模地产的传承,也使夫妻为主要核心的小家庭成为社会主体。人们依赖土地、满足于拥有少量的生产资料,难以开启新的生产与经营。

——摘编自《浅谈中国古代继承制度的演进》等

材料二进入16世纪以来,英国的土地继承逐渐普及了长子继承制。此后,英国规定土地只能由长子继承,长子继承制使贵族大地产代代相传,基本固定。圈地运动就是以贵族普遍世代保持着土地所有权为前提的,只有这样,他们才有权力驱赶佃农,圈占土地。长子继承制避免了家庭财产的平均分配,单传给长子有利于家庭财富的积累,并向资本转化。大地产的稳定性固化了责族群体,强大的责族群体逐渐形成了限制王权的反对派组织,最终促使了英国议会的产生。

——摘编自《英国长子继承制及其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土地继承制度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土地继承制度的特点,并简析中英不同的土地继承制度对两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特点:以诸子均分为主要方式;法律规定与传统习俗相结合;维护传统伦理道德(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原因:农耕经济下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战国时期各国致力于富国强兵,需要维护小农家庭的利益;汉朝削弱诸侯国的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儒家文化和宗法观念倡导仁爱思想和家庭和睦等。 (2)特点:英国以长子继承制为主。 影响:中国古代诸子均分土地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维护团结和睦的家庭关系,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客观上助长了人们的惰性(安土重迁,依赖家庭,封闭保守)。 英国“长子继承制”维护了贵族制度,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有利于限制王权,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转型奠定了基础。 【解析】(1)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特点:主要由材料一得出答案。由材料一中的“后世律令规定土地继承基本沿用诸子均分的方式”、“受传统习俗影响,长子往往被赋予双倍的继承份额”等信息可以得出其特点有以诸子均分为主要方式、法律规定与习俗相结合;由材料一中提供的案例——王有成“因不能孝养父母,遂致其父母老病无归,依栖女婿,养生皆赖其力”,因此官府判决土地等家产“当归之婿”,可以得出维护传统伦理道德(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原因:这一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之所以形成上述特点,从其发展过程来看,材料涉及到的战国和汉朝两个重要阶段。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各国致力于富国强兵,需要维护小农家庭的利益;汉朝削弱诸侯国的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之所以古代多采用诸子均分和长子双倍的传统,还涉及到了古代的主要经济形式和传统文化,结合所学可知,是因为农耕经济下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儒家文化和宗法观念倡导仁爱思想和家庭和睦;等。 (2)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特点:需要结合材料二回答。由材料二中的“英国的土地继承逐渐普及了长子继承制”、“英国规定土地只能由长子继承”等信息可以得出其特点是英国以长子继承制为主。 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二可知,中英两国的不同的土地继承制度是与两国的国情决定的,再根据所学分析影响的方法,应该一分为二的去看待这两种不同的方法,既要看到其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其缺点和不足。中国:根据所学古代小农经济的相关知识,中国古代诸子均分土地的做法对于小农经济的巩固和社会稳定,对于维护团结和睦的家庭关系,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是有巨大积极影响的;由材料一中的“人们依赖土地、满足于拥有少量的生产资料,难以开启新的生产与经营”可以看出客观上助长了人们的惰性(安土重迁,依赖家庭,封闭保守),也不利于近代化生产方式的形成。英国:根据材料二中的“单传给长子有利于家庭财富的积累,……,最终促使了英国议会的产生”可以看出英国“长子继承制”维护了贵族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有利于限制王权,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转型奠定了基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民族和个人的性格深受社会、时代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汉学家亚瑟·莱特认为中国传统性格有如下十三种特征:

 

1.服从权威——父母或长上2.服从礼法

3.尊重过去和历史4.好学,尤其好学正統的经典

5.循例重俗6.君子不器

7.主张逐渐的变革8.中庸之道

9.与人无争10.任重致远

11.自重与自尊12.当仁不让,不妄自非薄

13.待人接物,中规中矩

材料二社会学者丹尼尔·勒纳在“传统者”和“现代人”之间,设定了“过渡人”这个概念。

……中国的“过渡人”一直在新、旧、中、西中摇摆不定。他一方面要扬弃传统的价值,因为它是落伍的;另一方面,他却极不情愿接受西方的价值,因为它是外国的,他强烈地希望中国能成为一个像西方的现代化工业国家,但同时他又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护中国传统的文化。

——摘编自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

材料三当传统文化的特质与西方文化的特质无法合成为一时,其反应不外二途:一种是出于种族中心主义作祟,感情地拒绝西方的价值;一种是摆脱种族中心主义羁勒,理性地、痛苦地放弃腐蚀了的传统的价值。前一种反应妨害了现代化的发展,其结果是自外于世界的潮流,后一种反应则加速了现代化的发展,参与到世界的湖流中。

——摘编自丹尼尔·勒纳《传统社会的消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人“服从权威——父母或长上”及“好学,尤其好学正统的经典”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出现“过渡人”的原因。近代中国的洋务派是否具有“过渡人”的特征?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出现的材料所述的两种“反应”。综上所述,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民族和个人性格变化的认识。

 

查看答案

某学者在论及西方历史上的某一文艺思潮时说:“他们或对过去充满缅怀,或对未来充满憧憬,但唯独对现实充满仇视。”此文艺思潮应属于

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现代主义

 

查看答案

古希腊的伊壁鸠鲁提出:每个人在追求享受的时候,都应该不做破坏国家和社会利益的事情;国家的目的是保障公民过幸福的生活。其主张体现了

A. 社会契约的思想

B. 主权在民的观点

C. 以法治国的理念

D. 权力制约的观点

 

查看答案

18世纪60年代以前,荷兰人是在华最大的茶叶经销商。1765年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购买的茶叶基本占中国出口货物的50%以上,19世纪后这个比例超过90%。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收复台湾后荷兰失去对华贸易的基地

B. 英国订单使大清政府鼓励商人与其贸易

C. 英国率先打开中国大门拥有贸易优势

D. 荷兰海上霸权丧失贸易遭受英国排挤

 

查看答案

维基百科上说:“博尔顿和瓦特成为合伙人后,博尔顿倾其精力和财力使瓦特的蒸汽机梦想成为现实,并在1775年通过国会将瓦特的专利保护从1769年延长到1799年。”这本质上体现了

A. 专利制度推动科技成果的推广

B. 经济利益驱动着工业革命

C. 新技术的推广需要志同道合者的帮助

D. 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