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A. 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 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 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 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19世纪晚期表现为
A. 资本主义经济完全自由竞争和贸易
B. 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
C. 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实施社会保障
D. 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A. 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B. 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C. 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
D. 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北成说:“启蒙是什么?启蒙是让我们每一个人脱离我们自己所招致的被监护的状态,我们每一个人要独立,在我们面前没有神,没有那种一定需要我们去崇拜的那样的权威。”这表明启蒙运动的主要价值是倡导
A. 个人独立自由
B. 社会民主平等
C. 宗教信仰自由
D. 民众彼此认同
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
A. 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
B. 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
C. 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
D. 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
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 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 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 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 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