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政府的中央官制,在洪武初年,仍沿袭汉唐旧制。后来随着明太祖统治力量的逐步加强,才定出自己的一套新制度。下列属于这“一套新制度”的是
A. 六部为内侍决策机构
B. 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C. 中枢机构一分为三、相互制约
D. 内阁成为法定决策机构
清顺治十八年,皇帝因爱妃去世痛不欲生,不理朝政。危急之际,孝庄太后令大臣们“改朱批,行蓝批(大臣经过商量,代替皇帝批阅奏章叫蓝批)”,处理国事。这说明
A. 皇权渐趋衰弱
B. 封建制度完备
C. 内阁作用突出
D. 君主集权加强
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于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A. 以文臣为地方官
B. “设三衙”,统调分离
C. 设通判监督知州
D. 三分相权,崇文抑武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 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 君权对相权制约加强
C. 官僚机构急剧膨胀
D.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唐代有“出将入相”的惯例,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作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宋人认为“状元及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表明
A. 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
B. 未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
C. 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
D. 科举制度提高了文人社会地位
对下表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类别 | 察举制 | 科举制 |
依据 |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 | “以文取士” |
方式 | 长官推荐 | 自由报考 |
A. 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
B. 察举制表明古代政治制度成熟
C. 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
D. 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