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荀子主张“天行有常”、“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的天人相分思想,而董仲舒则强...

荀子主张“天行有常”、“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的天人相分思想,而董仲舒则强调天人感应的天人合一思想。这种差别反映了西汉时期

A. 政治需求影响学术思潮

B. 文化专制遏制思想进步

C. 思想主张推动社会发展

D. 社会进步丰富思想内涵

 

A 【解析】汉武帝时期是社会大一统时期,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利于统治阶级思想统治,政治需求思想配合,故A项正确;此时并不是文化专制,故B错误;材料是政治需要思想统一,故C错误;D与材料主旨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学家吴晗认为:“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下列史实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相权的牵制

②谏议制度的影响

③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④监察制度的影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这体现了

A. 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

B.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C. 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

D. 韩非子的严刑峻法思想

 

查看答案

孔子以爱人之心协调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主张是

A. 克己复礼,贵贱有序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存天理,灭人欲

D. 兼爱、非攻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等中原诸国。季札对于各国贵

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

赠。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就战后问题进行了一次广泛详

尽的讨论,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中方欣然领诺。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制,美方希望以中国为主,中方要求美国主持,中国派兵协助。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美方询问中国是否希望获得琉球群岛,中方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美方提议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然后宣布与九龙合成为全世界自由港,中方深以为然,但后为丘吉尔拒绝。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中方提议让这些国家独立,美方表示同意。此外,双方还讨论了日本天皇的地位、日本以实物进行赔偿、美国对华经济援助、军事合作等问题。

——摘编自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开罗宣言》的内容,说明其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政府首脑会晤所反映的美国战后东亚秩序构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