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民国时期某教科书写道:“第一本用活版印出的重要书本,则是在一四五四年出版的《圣经...

民国时期某教科书写道:“第一本用活版印出的重要书本,则是在一四五四年出版的《圣经》。……后来中国的棉纸,被阿拉伯人引入了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各处……把文艺复兴的种子,散遍于穷乡僻壤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为

A. 知识工具的进步有利于欧洲思想解放

B. 民国时期对西方的认识浅陋且不科学

C. 印刷术发展是造纸术革新的必要前提

D. 中华文明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

 

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思想解放的推动作用。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不是探讨印刷术和造纸术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也未反映,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化大革命”对新中国的各个方面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在科技方面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主要是指

①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氢弹爆炸成功

③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

④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李贽推崇反礼教的《西厢记》和《拜月亭》,欣赏不受儒学束缚的司马迁、李白和苏轼。此外,他还提倡以鄙俗浅白的口语反映百姓生活。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李贽的离经叛道的个性

B. 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抑商政策的松动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共同的是

①反传统、反教条

②反对封建专制

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主题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英国著名哲学家贝克莱有一句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下列观点与此相同的是

A. 气者,理之依也

B.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 心外无物

D.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查看答案

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提倡“格物致知”以通“天理”;王阳明强调“理”在心中,主张“致良知”以知“天理”。这一变化

A. 有利于儒家信仰的强化

B. 使理学成为正统思想

C. 有利于市民精神的推广

D. 否定了天理涵盖的内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