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外国商品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严重滞销到逐渐打开市场的转变过程。促成这一转变的因素不包括
A. 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B.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
C.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D. 近代运输业的发展
据统计,从1840年至1894年,我国粮食商品率由lO%增长到16%。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近代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
B. 引进西方技术农业发展迅速
C. 经济作物大量销售到世界市场
D. 列强大量收购粮食出口激增
明朝一位学者指出:“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夫节镇之强,非宋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二百年弊穴,谈笑革之,终宋世无强臣之患,岂非转天移日大手段。”这揭示出宋朝
A. 强干弱枝实现王朝鼎盛
B. 中央能够有效控制地方
C. 彻底根除地方割据基础
D. 君主专制权力得到加强
根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清朝,竞只有6.9%。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
A. 清朝经济的衰败
B. 小农经济的影响
C. 市镇经济的发展
D. 坊市制度被打破
先秦至隋唐时期,祭祖礼仪长期是贵族的特权,庶民祭祖行为被排斥在国家礼制范畴之外,只能以民间习俗的方式延续着。这种两分的局面在宋代出现了转机,祭祀礼仪变成不同阶层共享的文化权利。宋代祭祀礼仪的上述变化主要归因于
A. 科举制度不断成熟
B. 理学正统地位确立
C. 小农经济相对发达
D. 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晚唐诗人罗隐在《谒文宣庙》诗中写到:“晚来乘兴谒先师,松柏凄凄人不知。九仞萧墙堆瓦砾,三间茅殿走野狐。”据此推断,这一时期
A. 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 B. 儒学失去社会统治地位
C. 理学逐渐取代了传统儒学 D. 孔子的圣人地位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