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872年9月,文部省颁布了第一个有目的、有计划...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872年9月,文部省颁布了第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改革的文件——《学制》。《学制序文》中说:“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产,昌其止,以遂其生者,此无他,端赖修身,开智,长其才艺也。而修身,开智、增长才艺又非学不可。故有学校之设立”。同时指出改革教育的目标是“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政府将全国划分成学区,设置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普及小学义务教育。1890年10月,日本明治天皇签署颁布了《教育敕语》。

——叶立群《日本的教育改革》

材料二  1867年奕訢回顾说:“洋人敢入中国肆行无忌者,缘其处心积虑在数十年以前,凡中国语言文字,形势虚实,一言一动,无不周知,而彼族之举动,我则一无所知。”……1863年广州同文馆开始筹建时,清廷上谕再次强调:“惟该馆学生专习外国语言文字,不准西人借端影射,将天主教暗中传习,该抚仍当随时稽察毋令滋弊。”奕訢曾说:“招考天文、算学,请用洋人,原欲窥其长短以收知彼知此之效也。并以中国自造轮船、枪炮等件,无从入手,若得读书之人旁通其书籍、文字,用心研究,译出精要之语,将来即可自相授受,并非终用洋人。”此事遭到监察御史张盛藻的首先发难:“若令正途科甲人员习为机巧之事,又籍升途、银两以诱之,是重名利而轻气节,无气节安望其有事功哉?”

——杜文钿《洋务运动与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提炼有关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洋务运动中教育改革的主要信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两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共同之处。

 

(1)日本:制定较为完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实施义务教育;实施全民教育;重视法制保障;教育内容全面、广泛。 中国:内部分歧明显(顽固派阻挠改革);侧重于培养社会实用人才(教育内容主要侧重语言、军事技术等方面)。 (2)都面临内忧外患;都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都培养了一批人才,推动了教育等领域的近代化。 【解析】试题分析: (1)该问考查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日本明治维新:颁布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改革的文件;政府将全国划分成学区,设置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普及小学义务教育,颁布《教育敕语》,重视教育立法。中国洋务运动: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张分歧;侧重于培养语言、军事技术等方面的社会实用人才。 (2)该问考查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考生可以从两国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概括中日两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共同之处:19世纪中后期,中国和日本都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进行了教育改革;都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都培养了一批人才,推动了教育等领域的近代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从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中国人享有高度发展的文化、先进的工艺、大规模的商业、以功绩为基础的有效的官僚机构以及提供社会凝聚力和思想理论基础的儒家信仰。中国人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他任何文明,并认为外国人是“野蛮人”。这种态度虽然是可理解的,但却使中国人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没有发生变化。相形之下,西欧人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这一模式表明,历史的发展并不像通常所说的“一事成功百事顺”,人类学家们将此称为“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该法则认为,最具适应性、最成功的社会要在转变时期改变和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是极为困难的。相反,不太成功的落后社会更有可能适应变化,突飞猛进。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近现代世界史知识,自拟一个具体论题评析“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要求:对该法则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21年2月2日是中国的春节。这一天,来自亚洲、非洲、阿拉伯世界以及印度洋周边地区的使节和统治者们,麋集于“天子脚下”的北京城,这些被中国惊世骇俗的航海技术制造的超级巨轮载来的使节们,有幸成为访问世界上最伟大的宫殿群——紫禁城的第一批客人。超过28个国家的首脑和使节获得了此项殊荣,但不包括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拜占庭帝国皇帝、威尼斯大公和英、法、葡萄牙诸国的国王。而他们之所以没有被邀请,只是由于他们作为既缺乏科学知识,又没有可贸易货物的落后国家的元首在中国皇帝朱棣的眼里尚不入流。

——加尔文·孟席斯《1421:中国发现世界》

材料二  如果只有欧洲的历史,欧洲的工业革命不能发生。因为大规模以焦炭冶铁的技术成熟于中国,而非英国的发明,而且不但是机械的问题,而是社会整体结构的问题。工业革命发生的背后,需要小资产阶级的兴隆,亦必须从东洋贸易中得来的资本积累。要机器运转,不能单靠动力,还必须有棉花作为原料,更需要贩卖制品的市场,而提供原料和市场的实际是东洋。没有和东洋的交通,工业革命大概不会发生。

——宫崎市定《东洋的近世》

材料三  乾隆帝对马戛尔尼说:“天朝自有天朝礼法,与尔国各不相同。——尔国自有风俗制度,亦断不能效法中国,即学会亦无用。”        

——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和欧洲国家当时的世界地位,并分析欧洲国家统治者未被中国皇帝邀请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为何没有率先发生在中国。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当时中英两国政治制度的本质区别,并分析其对两国产生的不同影响。

 

查看答案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经说: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的难以想象的世界体系中的尘埃……”据此判断,以下各项最有可能属于第二次重大打击的是

A.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B.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C. 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

D. 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运动定律

 

查看答案

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这反映了

A. 欧洲经济一体化成效显著

B. 战后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明显

C. 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丧失

D. 欧日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

 

查看答案

美国中央情报局从1958 年开始评估中苏关系的发展趋势,认为中苏的同盟是不可能破裂的。原因有三,一是中苏意识形态一致,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政治目标一样,都要走向共产主义;三是敌人一样,都是美国人。该报告

A. 冷战思维看待国际关系

B. 忽视了中苏意识形态的根本分歧

C. 正确预见了中苏关系发展的走向

D. 明确指出了两分世界的概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