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自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当时罗马公教以教皇为首,利用宗教在中世纪的欧洲逐渐...

自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当时罗马公教以教皇为首,利用宗教在中世纪的欧洲逐渐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象征,维持着欧洲的统治秩序。而到14、15世纪,欧洲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作外国人。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经济发展增强了民族意识

B. 人文主义者大胆揭露教会的腐败

C. 科学发展破除了对神学的迷信

D. 德国宗教改革冲击了教皇的权威

 

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由把教皇当成精神象征到把教皇看作外国人,主要是因为经济的发展,民族国家的形成,他们迫切要求摆脱教皇的控制和束缚,A项正确。题干的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并没有体现人文主义者揭露教会的腐败的信息,排除B。该时期,近代科学正在产生发展,尚未破除对神学的迷信,排除C。德国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阿尔贝蒂(1404—1472)写道:“人们只要想做,没有什么做不到。”他本人的成就充分证实了这一格言。这位佛罗伦萨的贵族不仅是剧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风琴演奏家、歌唱家,而且是建筑师、数学家、考古学家,并且年轻时还是一位著名的跑步、摔跤和登山运动员。他的言行

A. 体现了高超的文学成就

B. 反映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潮

C. 说明当时的人无所不能

D. 首次将人置于世界中心

 

查看答案

苏格拉底曾说:“安提丰(注:智者的代表人物),你好像认为,幸福就在于奢华宴乐;而我则认为,能够一无所求才是像神仙一样,所需求的愈少也就会愈接近于神仙……也就是愈接近于完善。”在苏格拉底看来,幸福的真谛是

A. 立足现实,追求完美

B. 物质富足,精神白由

C. 人欲有度,服从神性

D. 清心寡欲,讲究道德

 

查看答案

有学者把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哲人比喻成最爱吵架的战友,下列主张能体现他们共同性的是

A. 提倡开明专制

B. 主张三权分立

C. 反对封建专制

D. 主张暴力革命

 

查看答案

自程朱理学以来,儒家形成了以个人人性修养为主的思想路线。明末东林党精神领袖顾宪成说:“官辇毂(在朝廷做官),志不在君父,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边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东林党人强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据此可以推知,东林党人的志向

A. 继承发展程朱理学注重个人人性修养的文化传统

B. 开辟了明末淸初社会批判和经世致用的思想之路

C. 反映了明末官场腐败导致民不聊生和士人隐居

D. 取决于精神领袖顾宪成等人的日常讲座和熏陶

 

查看答案

王阳明与友人的书信中说:“近世所谓道德,功名而已;所谓功名,富贵而已。”他有感于“世衰俗降”,发出“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的慨叹,遂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心学论题。据此可知其心学理论

A. 核心是强调认识与实践相统一

B. 根植于小农经济主导的社会现实

C. 主旨是培养君子道德端其志向

D. 从哲学高度论证儒家伦理合理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