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表:20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文献。
1912年 |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 |
1931年 |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
1949年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1954年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982年 |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对其相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A. 阶级斗争决定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成果能否实现
B. 说明阶级基础和社会环境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
C. 都是民主与专制长期斗争的结果
D. 都借鉴地吸收了欧美民主的精华
在俄国历史上因一次革命造成政府同反对派的非对抗性模式,两个政权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俄罗斯帝国的传统观念:让人民讲话,让沙皇让权。下列有关这次革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 它成功完成了俄国社会的转型
C. 此次革命类似于英国的光荣革命
D. 体现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这一历史潮流
巴黎公社规定:选民对公社所有的公职人员包括公社委员都有充分的罢免权和监督权,及时清除混入公社领导机构的坏人,可以罢免和撤换失职的公职人员,及时纠正公职人员的错误和失误。这些规定体现出巴黎公社
A. 赢得广泛支持
B. 实行直接民主
C. 是社会主义政权
D. 人民主权的特点
1941年初,罗斯福认为对日本最有效的牵制是继续援助中国,因此派遣高级顾问来华,帮助国民政府解决经济困难;8月,美国派出军事代表团来主管援华租借物资事宜,并承担沟通双方高层军事的任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国抗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B. 这些做法有助于增强中国抗战胜利的信念
C. 美国以此来减轻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
D. 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推动了美国对华的援助
1930年4月中原大战爆发,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联合发动反对蒋介石的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乘机提出把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来抓。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
A. 对中国革命的任务认识模糊 B. 能从时局出发做出正确决策
C. 对革命形势的估计明显错误 D. 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1921年1月1日起,长沙的新民学会会员在一起连续讨论3天,解决学会应以什么做共同目的、达到目的须采用什么方法等问题。结果经过激烈讨论,与会18人中“赞成布尔什维克主义者12人”。这种现象在当时普遍存在。这表明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A. 选择马克思主义绝非偶然 B. 赞同成立先进阶级政党
C. 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D. 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