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毛泽东的治国理念中,对外开放只是其中微不足道...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毛泽东的治国理念中,对外开放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且开放只是偏向于苏联和东欧国家“一边倒”的开放,一旦国家间关系出现变化时,就马上进行封闭和收缩。中苏关系破裂时,中国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放局面就消失了。在“文革”期间,毛泽东甚至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名,把一切对外开放的交流活动都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划上等号,一度完全停止对外技术引进和资金交流。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后,中国开始向西方开放。

——摘编自卢昌军《邓小平与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比较研究》

材料二  2015年习近平主席出访活动一览表  

时间

国家和地区

会议活动

2015年4月20日至24日

巴基斯坦、

印度尼西亚

习近平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赴印度尼西亚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

2015年5月7日至12日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

习近平出席俄罗斯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并访问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

2015年7月8日至10日

俄罗斯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

2015年9月22日至28日

美国

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并分析该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的原因。

 

(1)特点:先后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国家利益的支配;政治倾向性强,波动性大。 原因:由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决定;受国际关系两极格局的影响;受到美国、苏联对华政策的影响;跟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有关。 (2)特点: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原因: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国内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 【解析】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开放只是偏向于苏联和东欧国家“一边倒”的开放,把一切对外开放的交流活动都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划上等号,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后,中国开始向西方开放。”的信息从“意识形态和国家政策”等分析回答。第二小问从新中国外交方针、国际格局以及国内政治局势等分析回答。 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二表格“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新时期世界格局变化、经济全球化以及国内经济建设需要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表一和表二),完成下列要求。

表一:战国时期中国的《法经》

内容

说明

《盗》

“盗”是指窃取财货

《贼》

“贼”是指对人身的侵犯,也包括犯上作乱

《网》

“网”即“断狱”,是审断罪案的法律

《捕》

“捕”即“捕亡”,是有关追捕逃亡的法律

《杂》

“杂”是对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等七种违法行为的惩罚

《具》

“具”是根据犯罪情节和年龄情况,对判罪定刑加重或减轻的规定,相当于现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

 

 

表二: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结构与内容归纳表

标题

主要内容

备注

第三表:执行

有关判决执行的规定

主要是有关债务的执行

第四表:家长权

有关家内身份的规定

 

第五表:继承和监护

有关遗产继承和债务继承及监护的规定

 

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

有关所有权的转移、占有、纠纷裁定等规定

出现了“现金借贷”“要式买卖”等契约

第七表:土地和房屋

有关相邻关系的规定

 

第八表:私犯

有关伤害、盗窃、诈骗等规定

但以刑罚制裁的具有10条,其余作民事处罚

第十表:宗教法

有关丧养方面的宗教仪式和习俗的规定

 

第十二表:后五表的补充

有关祭品和债权及占有的规定

 

 

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并未给予资产阶级实权,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皇帝和联邦议会的批准才能生效。……德国宪政中没有实权的恰恰是相当于议会下院的帝国议会,而皇帝是国家元首、权力中心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德国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德意志的政体变革尽管是出于传统权力精英对自身政治优势地位的巩固,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传统的统治阶级为了迎合工业化发展的需求,尽心竭力地以政府威权干预经济发展,制定出各项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摘编自《德意志君主立宪政体的选择、比较及影响》

材料二   清未宪政改革是晚清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派员秉承“用备甄采、择善而从”之旨、分赴欧美各国考察政治以后,清政府初步选定德国及日本的君主立宪政体为进一步研究、筛选与描摹的对象。最终,清政府锁定与德国一脉相承的日本宪政体制为模板,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                         

 ——摘编自胡凯《略论清末宪政改革对德国模板的取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说明此特点所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宪政改革仿效德国宪政的原因,并说明清末宪政改革与德国宪政建立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东京梦华录》记载:南门大街以东,南则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大相国寺……街北都亭骚,相对梁家珠子铺……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街心市井,至夜尤盛。由此可知宋代

A. 城市布局依然保留市坊分离传统    B. 商业经营凸显品牌特色

C. 商业活动仍未突破时间限制    D. 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

 

查看答案

明末清初张履详的《补农书》中记载了一个他设计的薄产十亩的经营方案:桑田三亩供一家衣食,其余麦豆竹果鱼之收,按低标准计,足可抵十人之食,即年余五十石,扣除田粮等苛扰,至少每年可积余三十石。积十余年,除“养生送死”、读书外,还可买田数亩。该方案重在强调

A. 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

B. 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

C. 精耕细作技术的应用

D. 家庭经营的自给自足性

 

查看答案

下表是唐朝灌溉工程数量简表(单位:个)。

长江以北

长江以南

中唐以前

中唐以后

中唐以前

中唐以后

98

29

23

938

 

对表格内容分析正确的是

A. 长江流域是唐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B. 江南农业已经超过北方

C. 中唐后北方政局混乱影响农业生产    D. 唐代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