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演变相互促进、交替进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已...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演变相互促进、交替进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已经说过,同治、光绪时代李鸿章所领导的自强运动限于物质方面,是很不彻底的。……可是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倘再进一步的改革政治的态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一个国家,绝非可以一切舍弃其原来历史文化、政教渊源,而空言改革所能济事。则当时除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亦更无比此再好的意见。惜乎当时已届学绝道丧之际(根本就拿不出所谓“中学”来),学术之培养舆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而外患之侵逼日紧,内政之腐败依然,一般人心再不能按捺,於(于)是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就是没有西力东渐的事实,中国社会,慢慢儿的也要生根本上的变动的;不过变得慢些,又不是现在这种变法罢了……至于具体的办法,要提出的方案,却不是一时办得到的事情。恰好这时候,西力东渐,和西洋人的社会渐渐地接触多了,关系密了;始而认识它的社会,和我们的组织不同;继而认识它的那种组织,我们实在不得不仿效。于是改革之事,就起了轩然大波。

——吕思勉《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作者对洋务运动及其指导思想的评价有何异同之处并说明理由。

(2)对待改革,材料一中的“时人” 与材料二中的“一般人”态度不同,原因何在?

(3)材料三作者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的“轩然大波”对中国社会的政治和思想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

 

1.同:基本认可;理由:都从国情出发。异:评价视角不同;理由:后者兼顾了历史文化和政教渊源。 2.“时人”代表顽固派,封建守旧思想根深蒂固;民族危机加深; 政治腐败严重。 3.因素:中国社会自身发展的趋势;西力东渐的推动。影响:政治方面,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思想方面,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科学思想起到了启蒙作用;马克思主义传播。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材料一中“可是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倘再进一步的改革政治的态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他。”可知对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持肯定态度,认为是由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决定了必须这样做;根据材料二中“则当时除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亦更无比此再好的意见。”可知由于当时社会条件的问题没有洋务运动更好的选择了,总之也持肯定的态度。所以同:基本认可;理由:都从国情出发。但两者评价的角度有所不同,材料一侧重物质层面,材料二还兼顾了文化层面。 (2)材料一中的时人指的是顽固派和顽固势力,对洋务运动持反对态度,原因是封建守旧思想根深蒂固;材料二中的一般人指的是资产阶级,要求政治改革的原因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再加上清朝先有的体制统治腐败至极,没办法也没能力摆脱当时的困境,所以寄希望于改革政治。 (3)关于中国改革原因,根据材料三中的“就是没有西力东渐的事实,中国社会,慢慢儿的也要生根本上的变动的;不过变得慢些,”可知与中国社会自身发展的趋势有关;再者根据材料中“始而认识它的社会,和我们的组织不同;继而认识它的那种组织,我们实在不得不仿效。于是改革之事,就起了轩然大波。”可知是西学东渐的结果。关于改革对中国政治和思想的影响:首先认清政治上思想上的两件事情,即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影响好答了,政治: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科学思想起到了启蒙作用;马克思主义传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腐败是人类阶级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古往今来,人们一直都在寻找根除它的济世良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恁治和预防腐敗尤为重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践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材料反映了孟子的什么主张?      材料二:“朱元璋作为明代的开国皇帝,在统一国家以后,深知江山的来之不易。贪官污吏祸国殃民。他吸取前朝灭亡教训,整治国家,整顿吏治,尤其在反腐敗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为明王朝前期的政治稳定奠定了基础。” 

——陈剑《浅谈朱元璋的反腐敗体系》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元璋为防止腐败而进行政治改革的措施及积极作用。材料三:建国初期,中共中央于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在党和国家机关内,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各地在发动群众检举的基础上,都选择若干典型案件进行公审,依法治罪。…… 

——《中国共产党反腐敗历程》 

“三反”运动,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一场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运动,大大提高了人们对贪污腐敗的警惕性,教育并挽救了大批干部,清除了少数腐化分子,对形成健康的社会风气有很大作用。对刚刚在全国执政不久的中国共产党更有着重大的警示意义。邓小平当时讲到西南地区“三反”运动后的情况说:“人变了、社会变了、风气也变了……” 

——金沖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据材料,指出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手段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反”运动是一场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运动。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西方传教士认为:“不论在哪一个社会,受高等教育的人,都是有势力的人,他们控制着社会的情感和意识。”于是,他们纷纷在华创办教会大学,如燕京大学、金陵大学、东吴大学、岭南大学等。从中国社会转型的角度来看,这些西方教会大学

A. 使中国成为西方的附庸    B. 推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C. 改变中华民族的国民性    D. 形成亲西方的主流意识、

 

查看答案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A. 近代学校广泛开展女权运动

B. 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C. 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D. 自由平等思想广为接受

 

查看答案

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创立了“天人感应”说,颠倒了大自然和精神的关系。他还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的思想,构建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政治伦理体系,加强了政权、 族权、神权和夫权的精神枷锁对人民的束缚。这实质上(   )

A. 是为了儒家学说的发扬光大

B. 反映了儒家学说兼收并蓄、与时俱进

C. 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神圣不可侵犯

D. 为君主代表天意进行独裁统治提供理论根据

 

查看答案

围绕天人关系和大一统问题,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了诸多论述。提出“天子受命于天”“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主张的是

A. 孔子    B. 韩非子    C. 董仲舒    D. 王阳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