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最主要体现在( )
A. 同意改组国民党
B. 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中共合作
C. 召开国民党一大
D. 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因为它:
①包含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内容;
②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③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④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学者金观涛、刘青峰在《五四新青年知识群体为何放弃“自由主义”?》一文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而且影响到对《凡尔赛和约》的解释,并进一步冲击中国知识分子对未来观念的建构。”一战后,中国思想界最突出的转变是
A. 从宣扬科学到反思“科学万能”说
B. 从学习西方社会制度到质疑
C. 从盲目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
D. 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
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A. 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 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 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 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同治年间(1861~1875年),清朝统治出现相对稳定的局面,国力有所增长,士大夫阶层将其称为“同治中兴”。然而西方学者对其评论道:“同治中兴只能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低层次的复兴,是一种浮于外表的现代化姿态。”这一评论的历史依据是( )
A. 清朝统治者仍固守天朝上国的心态
B. 洋务运动和“中体西用”思想
C. 太平天国运动被中外势力联合镇压
D. 维新变法运动遭到顽固势力的扼杀
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A. 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 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
C. 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 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