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张载等人提出“宗法若立,则人人各知来处,朝廷大有所益”,欧阳修、苏洵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以及办“义仓”“义学”“义冢”等等。这一风气逐步盛行的原因是
A. 重建上古宗法制度
B. 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C. 强化对户籍的管控
D. 儒学深入社会生活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 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 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 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 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 屈君而伸天。”以下对董仲舒新儒学的最佳理解是
A.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思想应该是统一的
B.新儒学融合阴阳五行的迷信思想和法家的思想
C.强化君权神授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
D.新儒学融合阴阳五行迷信思想和德治思想
唐甄在《潜书》中写到:“杀人之事,盗贼居其半,帝王居其半……盖自秦以来,屠杀二千余年,不可究止。嗟乎!何帝王盗贼之毒至于如此其极哉!”以下表述与其观点相似的是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敬
C.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D.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强调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做人要“恭、宽、信、敏、惠”;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认为人人皆有“羞恶之心”“恭敬之心”;荀子也主张“仁义”,要“以德服人”“人要向善”。贯穿上述思想的主线是
A. 主张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B. 人不分贫富、贵贱、智愚、善恶,都有入学受教育的资格
C. 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 通过学习和实施法制,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与西方人相比中国古人很少思考那些与物质生产发展无关的抽象问题……李约瑟指出中国古代数学最大的缺点是缺少严格求证的思想。中国明代的李之藻曾致力于西方数学与中国古算术的对比研究,他同样认为,中国古算术最为缺乏的就是西方那种完整的推理系统。此乃尊崇实用理性的传统使然……古代中国注重功利,重政轻技的传统观念和社会环境只能孕育出诸如农学、天文学、医学、算学等以实用理性为特质的科学形态。
——夏国军《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特质》
材料二完成英国工业革命核心人物是工匠的儿子瓦特,是铁匠的儿子法拉第,是农夫的儿子焦耳。他们自小就生活在生产实践第一线,他们勤奋好学,并能自觉接受科学对技术的指导。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三位平民出身的发明家都有自己从事科学实验的实验室。他们“自主创新”的精神赢得全社会的普遍尊敬,这也是技术和科学相互交融最光辉的典范。
——摘编自范良藻《英国工业革命与中国自主创新》
材料三对于世界来说,工业革命改变了西方文明同世界其他民族的关系。原本在西方文明视野之外的美洲和澳大利亚彻底西方化(欧洲化)。工业革命对生产的促进拉动了欧洲对世界原料和市场的需要,而工业革命的剩余资本也四处奔走,这一切都促进了欧洲对世界的殖民活动。同时,即使在一些不完全属于欧洲强国殖民地的地方,例如中国,迫使其成为欧洲的附属国。
——摘编自沈湘平《全球化与现代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哪些特质。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这些特质的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平民发明家作出的重大贡献并简析其意义。(任答两位即可)从英国工业革命来看,“自主创新”需具备哪些社会条件?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是怎样改变“西方文明同世界其他民族的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