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秦朝中央政府中负责“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的是 A. 丞相 B. 太尉 ...

秦朝中央政府中负责“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的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太守

D. 御史大夫

 

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中央政府中负责“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的是御史大夫,故D项正确;A项是协助皇帝 处理全国政务;B项是处理军务;C项是地方官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孝经》记载:"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忠孝观念在中国古代深入人心,成为中国的道德本位。这一观念源自于(   )

A. 王位世袭制    B. 三公九卿制    C. 宗法制度    D. 礼乐制度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班超(32—102),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名将、外交家。父亲班彪,哥哥班固。他自幼博览群书,能说善辩,胸怀大志。公元 62 年,汉明帝任命班固为校书郎,班超随哥哥迁入洛阳,跟着哥哥帮官府做一些文书抄写和资料整理工作。他听到匈奴不断侵扰边疆,掠夺居民和牲口,就扔了笔,叹息着说:“大丈夫应当像张骞那样到塞外去立功封侯,怎么能老死在书房里呢?”公元 73 年,大将军窦固出兵攻打匈奴。为了实现自己报国的志向,班超到他手下担任了代理司马(参谋),这成为班超文墨生涯转向军旅生活的第一步。窦固为了更好地抵抗匈奴,想采用汉武帝时的办法,派人联络西域各国来共同对付匈奴。因为班超的才干,他被派为使者前往西域。他设计攻杀 了匈奴派驻在鄯善、于阗的使者,废去龟兹派遣的疏勒王。在东汉政府的援助下,联合当地力量,先后击败莎车、龟兹等地的贵族叛乱,并击退月氏的入侵。公元91 年,班超任西域都护,封定远侯

——摘编自孙丰年《榜评历史魅力人物》

(1)根据材料指出班超投笔从戎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班超出使西域的意义。

 

查看答案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传统社会,婚姻以“事宗庙、继后世”为目的。其仪式,通行六礼。宋以后虽有简化,基本上仍遵循凭媒定娶、尊长主婚、写立婚书或收受聘财之习俗。民间婚姻习俗乃百姓私事,只要不因纠纷告上衙门,多与官府无涉。清末新政时期,四川等省份出于改变婚姻陋习,增加新政经费诸考虑,下令废止民间自拟庚帖,改为购买官方统一印制的婚书。四川省拟定大量白话文告示,广为宣传的同时,赶印了5万份婚书,要求各地三个月内售清。这次改革是政府试图以法律形式规范民间婚姻的尝试,由于民间婚俗根深蒂固,官制婚书费用较高等原因,实际效果非常有限。

——摘编自吴佩林《清末新政时期官制婚书之推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时期官制婚书推行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时期官制婚书推行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中国出国留学情况一览表

时期

目的地(国家和地区)

留学人数

费用来源

新中成立——“文化

大革命”前

苏联东欧等 29 个国

家和地区

约 10000 余人

公费为主

“文化大革命”时期

49 个国家和地区

约 1600 余人

公费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

103 个国家和地区

约 300 多万人

自费为主

 

——据《略论近现代中国留学史的分期和中国留学生的时代使命》

表格能够反映现代中国留学变化的多个特点,指出其中一个特点并说明其历史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王朝就有了“君权神授”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理论。依照这个理论,中国古代君王建立起以宗法制度为纽带的分封制度……从西汉至清代的各朝帝王,都没有摒弃分封诸侯、屏护中央、面南为天下共主的传统观念。由于汉民族长期保持很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于是不断增强了自我优越、惟我独尊意识,并产生了华夷观念,把周边民族或国家都视为落后的蛮夷。对待周边蛮夷国家,中国除要用强大实力使之“畏威”之外,更应以“德惠”使四夷倾心内服。《礼记·中庸》主张对诸侯和更远方的国家采用“怀柔”政策包括“厚往而薄来”的恩惠大度方针。按照儒家学说,中国君主与其它各国君主的关系,只能是天子与诸侯的君臣关系,外国来使均为朝贡者,故没有形成平等国家间的外交理念和外交礼仪。因此,古代中国统治者认为自己不需要外交,无需常设的外交机构,只是由礼部和理藩院分别办理海道和陆路往来的各国事务。

——摘编自《中国外交从宗藩体制向近代体制的转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外交体制的特点。

材料二 中国外交,经历了从传统的“华夷秩序”体系向近代西方“条约体系”逐步转型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晚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是对处理日益增多的“洋务”的一种被动应对,也是对建立近代外交体制的初步探索;清末“外务部”的产生,既顺应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需要,又为清王朝维持国家主权与独立形态提供了重要工具;民国北京政府外交部的成立,从形式上改变了国家外交机构,满足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形式需求……抗战爆发后,特别是 1941 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中国最终废除不平等条约、平等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历史机遇。中国政府积极推行“抗日外交”,全面调整外交机构,优化结构布局,……把外交作为国家战略的头等大事,积 极参与国际“首脑外交”。

——摘编自《中国外交从宗藩体制向近代体制的转型》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外交体制发生的变化并予以评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