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申报》1897年7月14日报道,“有客籍之人旅游过此者,谓之较之两三年前有不同...

《申报》1897年7月14日报道,“有客籍之人旅游过此者,谓之较之两三年前有不同焉,以沪上求时新……而不知在土著之人观之,则凡诸不同者,不待两三年也,有一岁而已变者焉,有数月而即变者焉”。材料表明近代上海

A. 中外贸易发展较快

B. 社会生活受西方影响较大

C. 社会习俗趋新善变

D. 地处通商口岸交通较便利

 

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较之两三年前有不同焉,以沪上求时新”,说明近代上海社会习俗变化较快,C正确。材料中未涉及中外贸易,A错误。材料中未体现“受西方影响”,B错误。材料未体现上海因地理优势而变化,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1882年某报纸新闻,无锡“本届蚕丝丰稔,各路收茧之庄鳞次栉比,较往年多至数倍。每家均设大灶烘焙蚕茧,兼有洋人设庄经收。各乡出数甚多,每日竟有三百担之谱,价亦增昂。”这说明当时的无锡地区

A. 手工业仍保持着核心竞争力

B. 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

C. 农业商品化的趋势逐渐增强

D. 传统的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查看答案

下图是清政府各年财政收支盈余图。图中信息最能够反映出

A. 清政府的财政赤字逐年上升

B. 《马关条约》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

C. 近代前期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D. 晚清政府已逐渐成为洋人的在华工具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材料表明,引发人们经商致富的动机中

A. 包含着否定商业发展的基本因素

B. 体现了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目标

C. 折射出由抑商到崇商的观念变迁

D. 表明了商人参加科举的强烈诉求

 

查看答案

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

家庭人口

项目

数量(单位:钱)

5人

收入

粮食

8500

支出

赋役

2989

日常开支

7950

 

 

A. 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B. 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

C. 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

D. 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

 

查看答案

面对战国时期社会秩序的重建,某思想家把希望寄托在发自每个人内在心性的,具有善良、忍让、尊敬、畏惧的良知良能上。为此,该思想家主张

A. 知行合一

B. 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C. 实行仁政

D. 以“兼爱”消除亲疏、贵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