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武帝“设附益之法”,不许诸侯王招结宾客,限制诸侯王的活动,”诸侯惟得衣食税租,...

汉武帝“设附益之法”,不许诸侯王招结宾客,限制诸侯王的活动,”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这一措施

A. 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

B. 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C. 改良了地方社会风气

D.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D 【解析】汉武帝时,设附益之法,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该现象反映了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D项正确。刺史制度的设置加强对地方监察制度,与题干的附益之法无关,排除A。设立中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与题干的附益之法无关,排除B。题干强调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没有涉及改良了地方社会风气,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诗经·大雅·板》:“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诸侯是国家的屏障,大宗是国家的主干,怀德是国家平安的保证,同姓是国家的城垒。)材料主要说明西周

A. 将血缘关系和部落关系结合强化王权

B. 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来维系巩固统治

C. 通过分封贵族建立诸侯国以拱卫王室

D. 建立核心制度以维护贵族的等级特权

 

查看答案

《大英百科全书》对封建主义定义为具有贵族身份的封君和封臣之间的契约关系。封君赐予封臣一份领地或采邑,为封臣提供保护;作为交换,封臣宜誓对领主的忠诚,以及承诺进贡、劳役和兵役等义务。封臣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较为完整的治理权或统治权……。据此,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是指

A. 西周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明清时期

 

查看答案

【加试题】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和骄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时它是绵延数百里的厚重城体,有时却演变为长墙间矗立着的烽燧与零星散落的烽火墩台。……沿山脊线起伏的超长墙体曲线是它整体的形廓,展现了线的力量与韵律。无数垛口重复而有节奏,竖立于城墙之间的敌楼与绵延的墙体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尽显点线面相结合的艺术美感。

——屈琳《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与视觉艺术表现特征》

材料二

(1)材料一提到了哪些长城建筑的组成部分?请依据材料概括长城的建筑艺术特征。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长城起止点,并概括长城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查看答案

【加试题】历史哲学对学习历史人物很有帮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时势与英雄

孙中山认为,要使中国与世界接轨,迅速实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必须有一个负责任、有代表性的民主政府。此外,孙中山还说,“政体改变后,还必须使我们的国家对欧洲文明采取开放态度”,但不能将欧洲的文明“全盘照搬过来”。

——摘编自《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新审视》

(1)依据材料,指出孙中山对中国近代化的设想。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在1912年前为实现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努力?(写具体史实不给分)

(二)必然与偶然

舆论界的同情对孙中山作出国共合作的决策起了促进作用,这是无疑的,但孙中山也绝不只是消极地接受这种影响。他思想的发展和转变,主要是通过护法运动,使他更进一步地了解了中国的国情,使他更深刻地体会到军阀的腐朽本质,得出与军阀、列强折中周旋终于贻误革命的结论,因而对新兴的革命力量产生由衷的欢迎和容纳的态度。

——《孙中山与国共第一次合作》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作出国共合作决策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二最近一百年中,产业组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生产者让位给企业大亨,小公司被托拉斯取而代之,有时企业规模之大超乎想象力……一百年前的商业规模尚受到地域的限制,如今却可以覆盖全球;以前的商业订单由人或邮政马车来传递,现在则代之以信件、电话、电报和无线电来传递。

——弗兰克·麦克维《近代产业制度》(1903年)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最早出现是和哪一重要历史事件直接相关?这一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一百年中”,产业组织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这一变化发生的时代背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