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钱大听说:“《春秋》,褒善贬恶之书也,其褒贬奈何?直书其事,使人之善恶无所隐而已...

钱大听说:“《春秋》,褒善贬恶之书也,其褒贬奈何?直书其事,使人之善恶无所隐而已矣。”这是通常所讲的“春秋笔法”的重要含义之一。这种笔法

A. 是受知识匮乏所限造成的

B. 是顺应品评人物的需要

C. 具有强烈的道德教化色彩

D. 以揭露丑恶行为为要旨

 

C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褒善贬恶之书也,其褒贬奈何?直书其事,使人之善恶无所隐而已矣。”可知,钱大昕强调指出《春秋》能够据事直书,善恶分明,这种笔法具有强烈的道德教化色彩,C项正确。A项错误,且材料没有体现是受知识匮乏所限造成的,排除。该笔法不是顺应品评人物的需要,而是强调具有强烈的道德教化色彩,排除B。揭露丑恶行为是现象,目的是达到道德教化的作用,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朝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说:“凡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设幻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这一评论说明

A. 小说已经在南北朝和唐朝盛行

B. 南北朝时期文学大多传录前代

C. 唐朝的小说以传奇为突出特征

D. 小说形式最终于明清时期形成

 

查看答案

宋话本《阴骘积善》描述,茶肆环境优雅,常常有很多人在这样的茶肆习学乐器,或唱叫,这叫作“挂牌儿”,炫耀伎艺,派头十足。这段材料说明

A. 北宋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B. 茶肆经营打破时空限制

C. 戏剧产生于市民生活中

D. 市井生活带动艺术发展

 

查看答案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真宗时“举人纳试卷,即先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以字号第之。封弥官誊写校勘,始付考官定等讫,复封弥送覆考官再定等……即第其姓名差次,并试卷以闻”。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追求选拔公平

B. 规范文字书写

C. 保护考生信息

D. 选拔真正人才

 

查看答案

董仲舒曾说:“仁之美者在于天,仁也。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而成之,事功无己,终而复始,凡举归之以奉人。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这表明董仲舒

A. 强调“天”是至善道德的化身

B. 认为三纲五常完全来自天意

C. 充分论证了封建皇权的永恒性

D. 认为君民关系等同于天地关系

 

查看答案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召集齐、秦等国军队打败了楚国。战后,召集诸侯盟会,还派人把周天子召到温地。孔子编撰《春秋》时,违背秉笔直书的史书传统,将此事记载为“天王狩于河阳”。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春秋》作为史书是不可信的

B. 孔子想以此维护周天子的尊严

C. 孔子反对一味地固守传统做法

D. 孔子意在强调晋文公遵守礼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