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
A. 封建等级秩序森严 B. 中央集权尚未形成
C.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 政治与血缘相结合
“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这说明西周宗法制度确立的主要目的是
A. 削弱庶子政治权力
B. 区别大宗小宗
C. 规定嫡长子为世子
D. 稳定统治秩序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A. “周王——卿大夫——诸侯——士”的等级序列
B. “周王——诸侯——士——卿大夫”的等级序列
C.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D. “周王——士——卿大夫——诸侯”的等级序列
下列君王中,每日必占卜,遇事必占卜的君王最有可能是
A. 夏王 B. 商王
C. 周王 D. 秦王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武则天临朝称制后,在《臣轨》中说道:“务农则田恳,田恳则粟多,粟多则人富,是以古之禁末作用,所在利农事也……故好农功者,虽利迟而后富,好末作者,虽利速而后贫……故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忠臣之思利人者,务在劝农,家给人足,则国自定焉。”
材料二天授二年(公元691年)七月,“徙关内雍、同等七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武则天在“置鸿、宜、鼎、稷等州制”中说:“其雍州旧管及同、太等州,土狭人稠,营种辛苦,有情愿向神都编贯者,宜听,仍给复三年,百姓无田业者,任其所欲。即各差清强官押领,并许将家口自随。”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德林《武则天的管理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武则天的经济政策及其对发展农业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武则天迁移人口的目的并分析其意义。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经济利益是驱动战争、特别是世界大战爆发之根本所在;两次世界大战皆源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争霸。二战前,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虽有发展,但受政治因素影响并不紧密。各资本主义强国在经济上主要与自己的殖民地、附属国和“势力范围”联系密切,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则少有往来,所以各资本主义强国在发生利益冲突时无所顾忌,导致它们走向世界大战深渊。
二战的结束,也标志着核时代的到来。核时代的战争具有更大的危险性,科学家是十分清楚的。因而,战后出现了以科学家为首的反核、反战运动。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20世纪80年代至今,联合国在制止武装冲突、调解危机、推动裁军、限制毁灭性武器的发展等方面,显示了自己的力量。
——摘编自葛兆富《二战结束以来世界性战争未起之成因浅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世界大战爆发的必然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后半期没有发生世界性战争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