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
材料二 观察如图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曾在《五权宪法》中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中官员产生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中的图片,分析图片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流行于中国古代的哪一时期?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有何积极影响?
白献竞教授在新作《地中海奇迹》中写道:“古罗马……众多的英雄豪杰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帝国的辉煌给整个欧洲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下列符合“不可磨灭的烙印”的是
A. 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B. 罗马建成了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
C. 罗马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近代成文法典
D. 罗马法中蕴涵的人人平等等法律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罗马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但帝国的行政人员很少。公元1世纪初只有百人左右,这百人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 精简机构后提高行政效率
B. 万民法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C. 公民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D. 帝国强大的军队提供了统治保障
罗马法中确立了许多原则,如:自由人在私法范围内权利平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财产权不受限制原则,遗嘱自由原则,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诉讼中的不告不理原则,等等。这些原则
A. 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范围
B. 主要体现了罗马平民要求
C. 以经济利益为唯一衡量依据
D. 具有超越时空的借鉴价值
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的制定
A. 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B. 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
C. 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
D. 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
《十二铜表法》保留了许多原始的陈规陋习,如同态复仇,巫术惩罚,对债务人的残酷处置,禁止平民与贵族通婚等,这说明
A. 此法的制定是为了保护贵族的利益
B. 此法的制定是平民的胜利
C. 此法没有任何进步的意义
D. 贵族可以任意解释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