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
A. 汉代的中外朝制度
B. 唐代的三省制
C. 明代的内阁制
D. 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
A.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郡县制
B.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C.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
D. 清朝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 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 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 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 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时方镇缺守帅,稍命文臣权之,……又置转运史、通判,为之条禁,文薄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其实质是
A. 防止藩镇割据
B. 剥夺朝中大将兵权
C. 削弱相权
D. 防止陈桥兵变的再现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西汉的尚书台 B.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C. 宋朝的参知政事 D. 元朝的行省制
《汉书·武帝纪》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材料论述的措施
A. 使封国的数量超过了郡县
B. 削弱了诸侯王的实力
C. 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
D. 加强了对诸侯王的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