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历史学家萧功秦认为:现代化的过程需要一种政治载体,...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历史学家萧功秦认为:现代化的过程需要一种政治载体,那么什么样的政治载体适合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呢?从历史事实中我们可以这样归纳,由于中国是一个后发展国家,有效的推行现代化的政治载体,必须具有三个条件:

第一,在推行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应该具有一种权威主导的力量。这种力量具有对社会的整合能力,对资源的动员能力、命令贯彻能力,对发展过程的可控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开明的政府主导型的权威政治是现代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第二,应该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导向性。对外部世界应该具有开放性,充分地调动社会成员的经济主动性。只有个人的主观活力的充分调动,才能够显示出宏观社会整体上的活力。

第三,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它必须具有灵活的制度创新能力,通过及时的制度创新,克服现代化发展过程当中的各种问题,避免在现代化过程中陷入各种险境。

贯穿在这一百四十年中的大概有六种模式,我们可以用六个人的名字来代表:慈禧模式、孙中山模式、袁世凯模式、蒋介石模式、毛泽东模式、邓小平模式。

运用中国近现代史所学知识,充分提取材料信息,围绕“政治载体与现代化”为主题,提出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政治模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见解析 【解析】评分标准:分值 评分说明: 论题:(2分)如“慈禧模式不可能使中国实现现代化”,“邓小平模式最有利于中国现代 化”等。 论证:从政府权威,市场导向和制度创新三个方面论证其模式的成与败。(8分) 结论:不简单重复论题(2分)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现代化道路不是大致可以以六大代表人物来概括,实际上他们体现出来的应该有君主模式、革命模式、军事专制模式、独裁统治模式、计划模式和市场模式,这些模式都是在中国近现代不同阶段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最终只有毛泽东模式和邓小平模式,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中国近代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每一个模式的分析,我们都应该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就是否在起步阶段有权威主导,第二,是否遵循了市场的导向,第三,是否在进行自我的调整完善,用这三点我们就可以看出,邓小平模式是最合理最有效的模式,慈禧、孙中山、袁世凯、蒋介石等模式,都只可能符合其中一部分特征,不能从根本上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A. 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 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

C.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 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查看答案

据报道: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

A. 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 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

C. 与共产党和民族根本利益一致

D. 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查看答案

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

A. 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 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

C. 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 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

 

查看答案

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在于

A. 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做主人

B.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制度

C. 从法律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D.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