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启动经济改革计划。1932年8月,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制定的兵工整理计划,对全国的兵工厂提出了三个原则:对地处沿海的兵工厂进行迁移;对靠近前沿的兵工厂亦应迁移;其位置颇适于国防之地位的兵工厂则加以扩充。这些措施
A. 为坚持抗战提供一定物质基础
B. 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D. 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恢复
戴逸先生评论清王朝某项制度时说:“它是皇帝私人的工作班子,直接听命于皇帝,帮助皇帝出主意,写文件,处理重大政务,如升革文武官员、审理重大案件、制定大典礼节、查考兵马钱粮等。”与“它”相关的是
A. “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B.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
C. “首辅独专票拟,阁权至重”
D.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在课程设置上,以中学课程设置为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图画、体操、理化、法制理财,共12门课,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为教育宗旨。由此可知这场教育改革
A. 实现了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目的
B. 带有半资本主义半封建特点
C. 近代自然科学教育不受重视
D. 反映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说:“对全球化的抗议行动反映了现实,即权力和财富分配不均匀,……如果不增加对穷国的援助来缓解贫困,那么,一些穷国将分崩离析,对世界安全和国际经济构成威胁。”安南认为
A. 应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B. 反全球化抗议应该得到鼓励
C. 全球化可解决世界的发展问题
D. 全球化必然出现全球化问题
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 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 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 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 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美国制宪者们采取了权力分化的手段,使其不完全掌握在任何一方,从而避免了“多数人的暴政”。制宪者们在宪法中精心设计了一套纵向和横向分权的措施,它们通过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纵向分权和联邦内部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横向分权来限制政府的权限,约束政府的行为。这部宪法
A. 建立起邦联制
B. 制约权力、平衡利益
C. 实现人民主权
D. 符合卢梭的政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