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把战线从黄河北岸推进到长江北岸,圆满地实现了中共中央关于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战略计划。材料中的“它”
A.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 打破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C. 消灭了国民党主力部队 D. 直接推动了渡江战役的实施
1949年8月,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召开时,有人评论说“过去被人瞧不起的穿着‘短衫’和‘工装’的工人、农民,现在能够同穿着‘西服’和‘长袍’的人坐在一起平等地共商大事,这是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的。”这表明此次“代表会议”
A. 完全仿效了苏俄苏维埃体制
B. 以广大工农阶级力量为主体
C. 体现了无产阶级领导地位
D. 实现了社会各阶层的平等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形成了“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持久消耗战略思想,制定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作战方针,还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这说明国民党
A. 为正面战场的失利寻找借口
B. 建立了务实有效的作战方略
C. 积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对抗战形势作出了准确判断
1938年8月底,经过20万人的艰苦努力,滇缅公路通车。其时《云南日报》专门为此发表社论,称滇缅公路的完工,就像给中国建立了一条强有力的输血管一样。滇缅公路修建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止德日联合 B. 阻止日本称霸
C. 援助国际抗日 D. 确保国际援助
毛泽东在某文中说到:“(湘南特委)批评我们太右,烧杀太少,没有执行所谓“使小资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政策,于是改变原来前委的领导人……湘南特委提出的'一切工厂归工人’的口号,也宣传得很普遍。”毛泽东的这一说法
A. 旨在维护湘南特委的正确方针
B. 体现了当时党中央实事求是的作风
C. 反思了边界斗争中的政策失误
D. 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形势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关键在于( )
A. 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B. 解决了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C. 解决了广大农民的土地问题
D. 实现了工农群众的联合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