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魏,因佛救的传播和译经的需要;早期白话文便已萌芽。到唐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魏,因佛救的传播和译经的需要;早期白话文便已萌芽。到唐代,佛教兴盛,白话译经的传统也得以延续,传世作品。敦煌文书、禅宗语录都已通篇采用白话文。宋以降,人们的口头语和先秦口语为基础的文言文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很多读书人未必能用文言文表达下里巴人要说的话。另一方面,话本小说,南曲杂剧、俗词俚语等白话文作品纷纭迭出,迅速占领市井生活的高地,至此,作为汉语书面语之一的古白话文完全成熟。入明后,布衣皇帝朱元璋常以白话下诏,清雍正市奏批还曾以“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开篇,白话文的使用已不局限于民间了。此外,《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红楼梦》等明清白话小说的流传,这样,古白话文达到高峰。尽管如此,白话文始终没有撼动文言文的正统地位。

——据胡适《白话文学史》等整编

材料二19世纪未,面对“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发现,文言文在表达新生事物,传达新思想时已力不从心。黄遵宪最先站出来,在纵览西欧语言及其变革大势后,高呼。我手写我口”,……1898年,中国第一份白话文报纸《无锡白话文报》创刊,截止1911年,各地白话文报竟达130余种,蔚为壮观,在报人们的努力下,清政府告示开始用白话行文,以便于平民占姓阅读。……进入民国,仍国远维艰,迷失在“欧风美雨”。的知识分子往往会文化自卑。以《新青年》为阵地,以胡适、钱玄同、鲁迅等为代表,主张“崇白话而废文言”,斥文言文为“独夫民贼”;他们以“直译欧文句法”的方式彻底改造中文,欧化的语法逐渐融入汉语肌理,并成为现代白活文不可分割的血肉。……至1920年,教育部训令“国民学校一二年级,改国文为语文体(白话文)”,白话文至此确立了在教育制度上的地位。

——据刘茉琳《论晚清至“五四”的白话文运作》等整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中国古代白话文发展的历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2)恨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至“五四”前后白话文发展的特点。

(3)综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白话文及其发展演变的认识。

 

(1)历程:萌芽于汉魏;唐代发展;宋代成熟;明清达到高峰。 影响因素:佛教的传播;宋以后口语与文言文的差异扩大;市民文学的发展;统治者的偏好。 (2)特点:与近代救亡图存紧密结合;报刊(大众传媒)起重要拆动作用;汉语的“欧化”凸显;最终战胜文言文。 (3)白话文通俗易懂,便于日常交流;白话文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白话文要传承文言文的精华,又要博采众长,切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盲目欧化。 【解析】(1)从材料“汉魏……早期白话文便已萌芽”“唐代……白话译经的传统也得以延续”“宋以降……古白话文完全成熟”“明清……古白话文达到高峰”中可以概括出中国古代白话文发展的历程。从材料“因佛救的传播和译经的需要”“人们的口头语和先秦口语为基础的文言文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布衣皇帝朱元璋常以白话下诏,清雍正市奏批还曾以“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开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 (2)从材料“面对“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发现,文言文在表达新生事物,传达新思想时已力不从心”“在报人们的努力下,清政府告示开始用白话行文,以便于平民占姓阅读”“以“直译欧文句法”的方式彻底改造中文,欧化的语法逐渐融入汉语肌理,并成为现代白活文不可分割的血肉”“白话文至此确立了在教育制度上的地位”中可以概括出答案。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白话文通俗易懂,便于日常交流;白话文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白话文要传承文言文的精华,又要博采众长,切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盲目欧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重阳节”的昨天与今天

先秦

秋天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

两汉

过重阳节的习俗逐渐由宫中传至民间,“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可令人长寿”,官民“自发向家中老人叩首”成为风尚。

魏晋

当时道教宣称,“九为阳数,九九极阳,最为大吉”,各地道观往往举办道场以求长寿。佛寺则举办法会,由年老高僧诵念佛经超度亡灵。

隋唐

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除举行赏菊、饮酒外,主要举行敬老之类的诗会,县令、保长会携带各类果品慰问年满六十的老人。

两宋

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和《武林旧事》分别对北宋开封与南宋临安作了大量生动的描绘,皇宫中帝妃吃花糕、赏菊,民间则流行荡秋千、游街市、访亲友,瓦肆、勾栏通宵达旦说唱尊老、助老的话本。以后,历代皆然。

2012年12月28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摘编自杜尚侠《中国民俗文化丛书:重阳节》

根据上表,任选其中两个阶段,提取有关“重阳节”发展的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提取信息明确,说明史论结合,运用史实准确。)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食美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学者只宜于伦物上识真空(源),不当于伦物上辨伦物。”

——李贽《焚书·答邓石阳书》

材料二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共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教……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但是……儒家政治理论的核心部分恰好是君主专制的一个主要的障碍。

——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和展望》

请问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主要观点。请从时代背景分析产生这种观念的原因。

(2)材料二中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简述这些政治主张对近代思想的影响。

(3)结合孟子的学说,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观点的理解。

 

查看答案

以下是著名漫画家王锦松2015年创作的一幅漫画。你能得到的信息是

A. 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B. 经济改革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C. “南方谈话”指明了中国改革的方间

D. 深化改革需要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查看答案

邓小平家中挂布一幅《双猫图》。一只猫毛色雪白,茸毛轻柔,另一只猫毛色乌黑,黑里透亮。画的上方,是几行遒劲苍老的题词:“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精髓

A. 家庭联系承包责任制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解放思想,实事求足

D. 一国两制,祖国统一

 

查看答案

“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从中看到一些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段论述出自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