匣钵的使用是窑业技术的一项重要发明,可将火焰与制品隔离,避免了落渣、粘釉、火刺、变形等缺陷。陶瓷研究人员劳法盛等人早已指出:越窑因匣钵的使用,产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润,极大提高了瓷器质量。所以唐代越窑有如冰似玉的质感,成为全国瓷器之冠。这表明
A. 中国古代技术创新推动手工业发展
B. 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
C. 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
D. 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
明朝中后期,内阁大臣夏言、严嵩擅权用事,但“大学士委寄虽隆,而终明世秩止正五品,故其官仍以尚书为重,其署名必曰某部尚书兼某殿阁大学士”。这是因为
A. 内阁主要体现皇帝意志 B. 尚书掌握实际的行政权
C. 内阁非法定的权力机构 D. 内阁成功地控制了六部
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A. 尚书省
B. 参知政事
C. 枢密院
D. 军机处
有学者指出:“中国较早形成了一种早熟的政治体系,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其法律身份至少在名义上是平等的,这就使得国家能够通过某种标准化的规则来选拔官员。像日本这样等级森严、贵族势力强大的社会不可能引入科举制,引进了也无法运作。”该学者重在强调
A. 科举制让世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B. 日本缺乏科举制的经济基础
C. 科举制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 科举制与贵族政治极不相容
《礼记·乐记》中载:“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仁以爱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这最能说明礼乐制度
A. 强化等级观念、和谐等级关系
B. 以礼乐来区分尊卑,亲疏,贵贱
C. 成为维系西周统治的重要制度
D. 礼中有乐,烘托崇高和谐的氛围
在工业革命前的几个世纪中,商业革命促进了西欧社会结构的变化,也为工业革命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中世纪,世人眼中商人是只知道推销商品和交换货币的奸诈之徒,“教会咒骂他们,因为他们的生活专注于物质利益”。在18世纪,商人成为英国社会生活中的理想楷模。约瑟夫·艾迪逊说:“没有比商人更有用的人。他们能以互相交流的形式把人们编织在一起,分配自然的恩赐,为穷人找工作,把财物加给富人,把华丽给予伟大者”。
——摘自萧国亮等《世界经济史》
(1)依据材料指出英国商人地位的新变化,并分析其社会原因。
国际贸易估算值(单位:百万英镑)
——罗伯特《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现代经济的起源》
商业革命与工业革命有着一定联系。贸易的扩大,对实际收入有着许多积极的直接影响。它向那些生产出口商品和加工进口商业的制造业提供日益增多的就业机会,投入到制造业的资本增多了。在利润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人对发明和技术革新感兴趣。
——摘自萧国亮等《世界经济史》
(2)根据材料概述商业革命的表现。说明你是如何理解“商业革命与工业革命有着一定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