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禣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祐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祐的意见,皇甫禣的建议作罢。由此可见
A. 唐朝时期的丞相权力大于皇权
B. 唐三省制有互相制衡和分散相权作用
C. 唐朝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
D. 唐朝的中枢机构具备君主立宪制特征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书、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如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此制度旨在
A. 维护皇权独尊
B. 倡导尊老爱
C. 强化尊卑等级
D. 凝聚血脉亲缘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当个人起来坚持自己作为国家的成员而非作为家族的成员之地位时,宗族社会便瓦解了”。造成所谓“宗族社会”瓦解的原因不包括
A. 民族危机的加深
B.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C. 宗法制及其观念的崩溃
D. 政治及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
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综合运用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略。对二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外因论,符合历史事实
B. 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为依据,其他史学家必然接受
C. 两人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有一定道理
D. 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断,不足为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材料二1984年邓小平在《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中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探究思考:
(1)材料一中的“老人”是谁?“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春天”的内涵是什么?
(2)从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考虑,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不是收,而放”是指这个圈后来又扩大了。那又是怎样扩大的?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早期中国民族企业表
材料二
据统计,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平均速度为15%。这一时期创办了许多著名的民族工业企业。
材料三
1912~1919年,中国的民族工业又得到了一次发展的机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请回答:
(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在什么时候?近代早期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分布有何特点?
(2)材料二表明,在1895~1913年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请举两例加以说明(创办人、企业)。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个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