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白银、非洲的劳动力、中国的丝绸茶叶以欧洲为中转站形成“大三角贸易”,中国成为当时经济贸易中心区域之一,也是货币财富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一切优势均未能荡涤旧的基础实现社会转折,其中最为主要的政治因素是
A. “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束缚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 “闭关锁国”政策压制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 专制集权制度对旧经济秩序强大的维护功能
D. 牢固的自然经济结构阻碍了传统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清代广东罗定山区“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从材料可以得到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①罗定山区的冶铁工场规模很大
②冶铁业发展带动人口聚居情况的出现
③冶铁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这是一家采用了雇工经营的新式企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 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 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 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 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当得知国民政府将要进行北伐时,莫斯科的联共(布)和共产国际表示了强烈的反对,1926年6月上旬,共产国际远东局主席维经斯基到达上海,劝说陈独秀及中共中央放弃对北伐的支持态度。苏联方面反对北伐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认为国民党和共产党当时没有在工农群众中立住脚跟,开展北伐必遭失败
B. 不希望看到资产阶级性质的国民党最终统一中国
C. 害怕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引来帝国主义的联合干涉进而危及自身
D. 认为北伐只是一种讨伐军阀的行动,不具有民族革命的全部意义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满清帝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和重新组织”,以下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甲午战争战败是这一时期中国屈辱的表现
②《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③开展洋务运动是满清帝国自我反省的表现
④“百日维新”是满清帝国重新组织的一次努力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的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的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的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这一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