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腐败普遍存在于每一个社会中。古代中国……一是通过道德教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腐败普遍存在于每一个社会中。古代中国……一是通过道德教育,遏止人们尤其是官吏的贪欲……以清廉为荣、以贪墨为耻,是中国古代家训的重要内容……宋代清官包拯的家训,唯一的内容就是不允许为官的子孙贪赃枉法,若有贪赃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二是建立监督官吏的机构和严惩贪赃的法律……闻名于世的《唐律》中涉及到严惩官吏腐败的条款甚务……(对于贪赃枉法者)最高刑罚可判至流放两千五百里。

——摘自《中国古代的反腐败》

明代《大明律》规定犯“枉法赃”,官“八十贯,绞”,吏“一百二十贯,绞”……若是执法御史及督抚这类的“风宪官吏”犯赃,加二等治罪。犯赃官吏,官除名,吏罢役,永不叙用。

——《朱元璋“重典治吏”与当代反腐败斗争》

材料二据国际透明组织近年来对各国廉洁度的年度排名,最廉洁的十几个国家中除新加坡外,都是西方发达国家。究竟发达国家建立了怎样的机制,能够“将筐里烂了的桃子挑出来,从而保持整筐桃子的新鲜”?因为西方发达国家拥有:(一)专设监督机构;(二)政务公开与财产申报……

——摘编自《反腐败与制度一一宏观视角看西方国家防治腐败措施》

材料三1883年,美国就颁布了《文宫制度法》,对政府公务员的行为做出了详细的规范。192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联邦贪污对策法》,规定选举中总统和国会议员得到100美元以上的捐款必须登记。1985年推出的《政府工作人员道德准则》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公职做交易;公职人员不得在外兼任与其职责利益相冲突的工作或从事与其职责相冲突的事务;政府官员在离职后一年内不得回原工作部门从事游说活动,违反者将受到刑事处分。

在美国,除非能证明媒体存在着实际的恶意,否则对公职人员的报道即使不准确,也免受司法追究。1972年6月17日,美国总统大选在即,在任总统尼克松的5名亲信潜入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总部办公室,偷拍文件和安置窃听器,被当场抓获。其后,尼克松极力阻挠媒体对这一事件的调查,甚至威胁吊销《华盛顿邮报》所属公司的营业执照,但报纸不为其所阻吓,彻底揭开了丑闻。尼克松也因此被迫辞职。

——摘编自《反腐败与制度一一宏观视角看西方国家防治腐败揩施》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反腐败机制的显著特点,比较唐、明两朝处理贪污腐败的异同。

(2)材料二对西方发达国家官员廉洁度比较高的原因作了部分概括,请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完整。

(3)根据相关材料,谈谈你对遏止腐败的认识。

 

(1)特点:家庭(或家族)的道德教育与国家的法律规范相结合。 同:建立了监督官吏的机构,颁布了严惩贪赃的法律。 异:明朝对贪官污吏惩治的力度远比唐朝大。 (2)补充说明: ①以宪法来避免绝对权力,从体制上扼制腐败的产生; ②制定严格而完善的反腐败法律,对政府公务人员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规范; ③实行独立的舆论监督;(其他言之成理也可同等评分) ④加强道德规范。 (3)认识:遏止腐败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和艰巨性;遏止腐败必须从预防腐败抓起;遏止腐败是必须建立一套完备的反腐败机制;要从根本上遏止腐败,必须从制度的层面展开;完善和健全民主政治制度等等。 【解析】(1) 特点:根据材料的关键信息“一是通过道德教育,遏止人们尤其是官吏的贪欲……以清廉为荣、以贪墨为耻,是中国古代家训的重要内容……”“二是建立监督官吏的机构和严惩贪赃的法律……”得出古代中国反腐败机制的显著特点。结合材料得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根据“二是建立监督官吏的机构和严惩贪赃的法律……闻名于世的《唐律》中涉及到严惩官吏腐败的条款甚务”“明代《大明律》规定犯‘枉法赃’”概括得出。根据材料“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对于贪赃枉法者)最高刑罚可判至流放两千五百里”“官‘八十贯,绞’,吏‘一百二十贯,绞’”“犯赃官吏,官除名,吏罢役,永不叙用”得出明朝对贪官污吏惩治的力度远比唐朝大。 (2) 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和材料从以宪法来避免绝对权力、制定严格而完善的反腐败法律、实行独立的舆论监督、加强道德规范分析。 (3)开放性试题。可从反腐败的普遍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和遏止腐败的做法等分析,遏止腐败的做法可从完备反腐败机制、完善反腐败法律、制度方面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经济布局的变化是考察历史变迁的一条大脉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中叶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加速,中国的大的区域经济差距主要是南北差距,经济发展水平上表现为南方优于北方。近代以后,自港口城市西行,生产力水平和现代化程度随地理距离的加大而不断下降,大体上形成“西部不如中部,中部不如东部”这种明显的区域经济差距。这种巨变,是近代生产力性质不同于古代生产力,地理环境的作用也有所不同的反映。

——据吴松弟《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格局形成的机制与表现》

材料二“一五”计划关于工业化建设的总体设想是:基本完成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设,同时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建设,进而推进全国工业的发展。为了配合工业建设的总体布局,在西北、华北要新建兰新、包兰、宝成等铁路干线。此时期建设的新兴工业城市包括包头、太原、西安、武汉、成都等内地城市。从投资的分配比例看,694个投资项目中有472个放在内地,其余222个大部放在东北。沿海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大项目。如1955年国家对上海和天津的投资额分别为这两市折旧额的76%和104%,两市的工业产值增幅分别为负4.49%和1.4%,低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长幅度。

——据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古代到近代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格局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建设总体布局的角度评析“一五”计划。

 

查看答案

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曾说:“史学的对象是史料,不是文词,不是伦理,不是神学,并且不是社会学。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做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不是去扶持或推倒这个运动,那个主义。……史学便是史料学。”他强调的是

A. 以自然科学的方式研究历史

B. 要依照伦理观念和政治需要来选择史料

C. 史学理论的建构离不开史料

D. 史学研究的重心是对史料的考证和辨析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1922年一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这种形势的根本方法应该为

A. 必须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 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C. 倡导创办实业,进行实业救国

D. 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

 

查看答案

从罗斯福以“新政”为纲领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过程,美国国内对其一直有两种评价:一种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另一种观点认为罗斯福的改革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诸如阶级、贫困、种族等美国社会深层次问题。对这两种不同观点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前者观点代表社会上层利益,后者观点代表社会底层利益

B. 前者观点从经济制度角度分析,最接近问题的本质

C. 前者观点不利于新政的实施,后者观点极大推动了改革进程

D. 后者观点从关注民生角度考虑,最有利于社会进步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工的服装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       )

A.女权民主运动的推动             B.工业革命使妇女就业机会增加

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               D.技术革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