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制形成 B.神权与王权结合
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D.王位世袭制确立
《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有地方分权体制……”文中“西周的创制”是指
A. 王位世袭制
B. 分封制
C. 军功爵制
D. 中央集权制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逝,其诸子为争夺爵位而兵戎相见。按照当时的规定,最有资格继承齐桓公国君位置的是( )
A.大儿子,齐桓公最宠爱的妾所生
B.二儿子,齐桓公正妻所生
C.三儿子,与大哥同母,手握兵权
D.四儿子,为齐桓公最喜爱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说:“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根据材料可知周代
A. 完全建立在同姓亲族基础之上
B. 分封的主要标准是德才兼备
C. 异姓诸侯国受到排挤
D. 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据此可知
A.宗法制度自此建立起来
B.分封制以屏护周朝为目的
C.分封对象都是宗族血亲
D.血缘亲疏是受封等级依据
教育的发展反映了社会的变化,也深受社会发展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汉马融注(《论语》):“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
材料二臣愿陛下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
——《汉书•董仲舒传》
建元五年,置五经博士
——《汉书•武帝纪》
材料三洋务运动重要教育实践一览表
时间 | 内容 |
1862 | 创办北京同文馆 |
1863 | 创办广东方言馆 |
1866 | 创办福州船政学堂 |
1867 | 创办天文算学馆 |
1872、1873、1875、1887年 | 派遣留美学生共120人 |
材料四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江泽民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1995年5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马融的注解体现了孔子哪一教育思想?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汉武帝的举措对当时的教育和思想领域分别产生哪些影响?
(3)材料三的教育实践反映了洋务运动哪一指导思想?这一思想的具体实践对近代中国有何重要影响?
(4)据材料四,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反映了我国将实施哪一重大战略?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教育发展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