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如图)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如图)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什么?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北宋初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二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1)职责: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 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 目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相互分工,相互制约。 (2)宋初主要问题:藩镇割据问题 措施:①收精兵:杯酒释兵权②削实权:文臣治理地方③制钱谷:地方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 作者看法:①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②造成了地方权力过小、财政困难、军事力量薄弱,导致“积贫积弱”后患,最终被少数民族灭亡。 (3)体现在职责不同:唐朝的中书省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元朝的中书省总理全国行政事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专制主义不断加强。从三省六部制、宋朝加强中央集权、元朝加强中央集权制等方面来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的职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相互分工,相互制约。 (2)“尽夺藩镇之权”针对的是地方权力过重,威胁中央的统治而言,依据所学知识答出北宋时期“收兵、财”的措施即可;作者的观点依据材料中“州郡遂日就困弱……虏骑所过,莫不溃散”进行分析即可。 (3)解答本问时需弄清唐朝时中书省及元朝时中书省在中央权力机构中所处的地位、各自的职权范围。元朝设立一省制的原因可结合元朝的时代背景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也经历了变化。与成语金榜题名有关的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查看答案

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 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 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 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出现“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的现象。这说明当时

①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

②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③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

④分封制有利于加强主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令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所采取的措施是

A. 将兵权收归中央

B. 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C. 派文官任州的长官

D. 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查看答案

2016年2月8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 中央集权

B.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 独断性和随意性

D.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