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上海天足会发行了书目30多种,其中包括《张尚书(之洞)劝戒缠足章程叙》、《袁宫保(世凯)劝戒缠足示》、《劝戒缠足示谕》等。材料说明
A. 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习俗变迁
B. 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废止缠足
C. 社会精英倡导移风易俗
D. 戊戌变法影响习俗变迁
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A. 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
B. 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
C. 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
D. 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
1977年11月,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明确提出:“农村中心问题就是要把农业生产搞好,各级领导、各个部门,都要着眼于发展农业生产”“我们是一个方针——以生产为中心”。1978年4月,中共中央文件特别提到:“企业是生产单位,必须以生产为中心。”这些主张
A. 利于全面贯彻“八字方针”以恢复国民经济
B. 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始形成
C. 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转变
D. 标志着经济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为解决与匈奴之间的长期冲突,两汉时期中央政府作出了多种努力,其中加强了中原地区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是
A. 张骞“凿空” B. 卫青远征
C. 昭君出塞 D. 甘英出使
康熙四十五年(1705年)直隶一些地区,有地10〜40亩者占户数的51.5%,而100亩以上者占17.7%。雍正二年(1724年),官庄、旗地与屯田合计约0.54亿亩,仅占全部拼地面积的7.4%。乾隆时代,中国一些地区自耕农约占全区户数的一半左右。这说明,这一时期
A. 农民土地私有制有所发展
B. 土地过度集中现象较为严重
C. 政府对土地管理失去控制
D. 农民无地可耕问题得到解决
命名习惯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价值观念。从出土材料中可以发现,西汉中后期“忠”“孝”“仁”“贤”“圣”“信”“德”等字广泛地成为民间的命名资源。这种情况表明
A. 儒家思想已经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
B. 民间以儒家思想作为命名的唯一参考
C. 儒家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D. 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