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图片反映出
A. 中国重视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
B. 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外交发展
C. 外交政策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D. 中国开始在国际舞台发挥积极作用
1952年至1957年,中国的重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由37.3%上升到45%,轻工业的比重由62.7%下降到55%。同期农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到43.3%,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25%。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为工业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B.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成果显著
C. 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严重失调
D. 直接导致粮食生产严重不足
1927年4月至5月,在武汉召开的中共五大上,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并规定“中央及省监察委员,不得以中央委员及省委员兼任”。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 纠正了党内的“右”倾错误
B. 重视党内纪律与监督
C. 努力加强对国民政府的监督
D. 开始关注革命领导权
1932年《浙江教育行政周刊》刊登《小学中高年级东北事件教学大纲》,提出了各学科在处理同一国耻事件时,结合学科特点各有侧重(部分如下表)。这反映出当时
科目 | 内容 |
社会 | 事件本体之研究:东北研究、东北事件之原因近果、抗救方案 |
国语 | 读:东北枪声、被压迫者的呼声等 |
算术 | 事件损失方面的计算:建筑物的损失、工商业等 |
音乐 | 国耻歌、义勇军歌等 |
A. 教育界要求建立统一战线的愿望强烈
B. 国民政府为全面抗战进行舆论准备
C. 国耻教育始终是近代学校教育的主题
D. 学校教育对民族精神和责任的重视
上海 | 汉口 | 北京 | 安徽芜湖 | 四川长寿 | 吉林 | 黑龙江 |
3 | 5 | 2 | 1 | 1 | 4 | 2 |
上表是1905——1911年全国新建面粉厂分布情况,据此可知
A. 民族工业受到外资企业的排挤
B. 南方与北方经济趋于平衡
C. 近代工业逐渐向内陆地区扩展
D. 中国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16世纪初,中国黄金和白银的比价是1:6,而欧洲是1:12。据此,欧洲各国将套取黄金作为与中国贸易的重要经济策略,英国东印度公司等明确规定贸易的一定比例是用白银购买中国黄金。这种经济策略对当时中国的影响是
A. 导致了白银的大量外流
B. 推动了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 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D. 阻碍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