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西贸易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世纪的中西方贸易 材料二18...

中西贸易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世纪的中西方贸易

材料二1820—1840年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世界贸易增长率分别为2.9%和2.81%;1840—1860年,分别为3.5%和4.8%;1860—1870年,分别为2.9%和5.53%。……19世纪中期机器纺织品……成为l9世纪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成品.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丝、矿产原料逐步取代了茶叶、香料等生活用品的出口。……1800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的比例分别为33%、9%、10%、5%。

材料三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量日减。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一一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对比18世纪中西贸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前后国际贸易呈现哪些特征?概括这些特征出现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分析晚清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并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1)特点:中国的朝贡贸易政治动机大于经济利益,厚往薄来;西方的殖民贸易以输出商品为主,殖民掠夺为重。影响:中国: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造成中国沉重的财政负担。西方:积累了大量财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新的殖民扩张创造了条件。 (2)特征: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英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首先成为工业国家,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新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资产阶级开拓市场,抢占殖民地,19世纪中期以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3)变化: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棉纺织品进口增加,土特产品(茶叶)出口减少。原因:通商口岸数量不断增加,列强获得更多的特权;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国外竞争的加剧。 【解析】试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18世纪的东西方贸易,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第一小问“特点”,“中国方面”由材料一中的信息“统治者……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对(贡使)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即可得出“中国不计经济利益的朝贡贸易”的结论,“西方方面”可从进行殖民贸易、扩大商品输出等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影响”,“中国方面”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库藏为虚”、“四海宾服,八方来仪”即可得出“造成中国沉重的财政负担”、“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的结论,“西方方面”可从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角度思考作答。 (2)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第一小问“特征”由材料二中的信息“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世界贸易增长率分别为……”即可得出“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结论,由材料二中的信息“机器纺织品……成为……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成品。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丝、矿产原料逐步取代了茶叶、香料等生活用品”即可得出“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结论,由材料二中的信息“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的比例……为33%”即可得出“英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的结论;第二小问“原因”可从工业革命对英国及对世界的影响这一角度思考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第一小问“变化”由材料三中的信息“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即可出“棉纺织品进口增加”的结论,由材料三中的信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即可得出“土特产品出口减少”的结论,由材料三中的信息“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即可得出“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的结论;第二小问“原因”可从列强的经济侵略、自然经济的解体、国际竞争的加剧等角度思考作答。本题主要考查18世纪的东西方贸易,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第一小问“特点”,“中国方面”由材料一中的信息“统治者……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对(贡使)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即可得出“中国不计经济利益的朝贡贸易”的结论,“西方方面”可从进行殖民贸易、扩大商品输出等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影响”,“中国方面”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库藏为虚”、“四海宾服,八方来仪”即可得出“造成中国沉重的财政负担”、“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的结论,“西方方面”可从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角度思考作答。 (3)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第一小问“特征”由材料二中的信息“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世界贸易增长率分别为……”即可得出“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结论,由材料二中的信息“机器纺织品……成为……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成品。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丝、矿产原料逐步取代了茶叶、香料等生活用品”即可得出“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结论,由材料二中的信息“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的比例……为33%”即可得出“英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的结论;第二小问“原因”可从工业革命对英国及对世界的影响这一角度思考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第一小问“变化”由材料三中的信息“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即可出“棉纺织品进口增加”的结论,由材料三中的信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即可得出“土特产品出口减少”的结论,由材料三中的信息“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即可得出“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的结论;第二小问“原因”可从列强的经济侵略、自然经济的解体、国际竞争的加剧等角度思考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17年的工人实际工资只有1913年的57.4%,莫斯科战时主要食品价格涨了8倍半,日用品涨了11倍。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的政策和反人民的行动,激起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愤恨。”上述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

A. 广大工人群众所处的境遇每况愈下

B.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使劳动人民获得了解放

C. 临时政府的反动政策越来越激起劳动人民的愤怒

D.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形势已经成熟

 

查看答案

1992年,两岸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为关系解冻撕开了裂口。数轮接触后,2005年国共两党领导人60年来首次会面。2008年以后,两岸直接“三通”,高层互动和协议签署明显加快。2015年,习近平、马英九两位“先生”,终结了跨世纪的两岸仇怨,改写了最初未曾料到的两岸关系历史,重塑了可能趋于黯然的两岸关系未来。这充分表明

A. 两岸均坚持一国两制原则

B. 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C.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越来越大

D. 两岸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血浓于水的一家

 

查看答案

美国《时代周刊》每期的封面都会选择一个主题,以人物为主,它反映着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下图是1983年9月该刊的封面人物邓小平。这表明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国的热点问题是

A. 抛弃“左”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

B. 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C. 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A. 《老子》

B. 甲骨卜辞

C. 《楚辞》

D. 《诗经》

 

查看答案

近年来,中国几乎每一件法案的起草都采取专家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专家的意见。有的法案还由立法机构直接委托社会研究部门起草。对于调整重要社会关系的立法项目,地方人大常委会还经常召开听证会,让不同利害关系方发表意见。材料反映了

A. 我国立法民主不断向前推进

B. 全国人大加强了全面立法工作

C. 人民代表具有立法监督权

D. 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的逐步建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