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郡守有权任命属吏,属吏往往与郡守结为一种私恩关系。他们心目中只有郡守而无朝廷。这一状况
A. 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 稳定了地方的统治秩序
C. 使豪强地主势力崛起
D. 影响了人才的公正选拔
公元前128年,汉武帝规定:“不举孝,不举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这反映出当时
A. 世家大族把持地方政治
B. 地方政府人才匮乏
C. 孝子廉吏较少很难荐举
D. 察举制度推行不力
在平定七国之乱以后,汉景帝在原来吴国、楚国、赵国、齐国四国旧地,陆续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对此措施的评论,正确的是
A. 形成了郡国并行的行政体制
B. 使王国领地缩小,亲缘更近
C. 以宗室子弟取代异姓诸侯王
D. 践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
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日常工作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 分封制长期存在
B. 官僚政治的弊端
C. 中央集权的削弱
D. 行政效率的低下
公元前133年,多次朝议后,汉武帝决定发兵30万征匈奴,企图诱敌深入、围而歼之。但终因汉朝官吏“具告单于”,匈奴全师而退,使汉军无功而返。据此推测,汉武帝此后采取的针对措施有可能是
A. 实施推恩令
B. 建立中朝
C. 推行察举制
D. 设置刺史
秦政府规定:官吏必须经过国家正式任命才能奏效;未经任命而先行任职,或受私人派遣任职者均要受到法律治罪。官吏一经任命,必须服从调遣,且不准带随员赴任;到了新任职位之后,也不得随意除其故官佐,更以之新官……违者依法治罪。这些规定,旨在
A. 强化君主专制
B. 规范官吏从政
C. 树立法律权威
D. 加强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