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科举制度发展完善的重要历史阶段。皇帝亲自提点试卷、诏问举子的“殿试”成为常制,并规定禁止考生及第后对考官自称门生或称考官恩师。这些做法
A. 促使人才选拔更加公平 B. 意在强化君主集权统治
C. 推动了文人政治的形成 D. 打破了人情关系的羁绊
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机构是“中书门下”,它主要行使的是
A. 决策权
B. 行政权
C. 军政权
D. 财政权
下列政治举措推行之初,对打破贵族专权、推动官僚政治发展未产生直接影响的是
A. 设置郡县
B. 创建太学
C. 创立科举
D. 设立刺史
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 刺史权利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 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
D. 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亲王,打猎时伤害农民,被检察院(御史)柳范弹劾。李世民责备亲王府秘书长(长史)权万纪,责怪他未能规劝阻止,罪应处死。柳范说“房玄龄还不能阻止陛打猎,怎么能单单责备权万纪。”李世民大怒回宫,后发砚自己理屈,马上再出来召见嘉勉,这反映出
A. 唐代监察机制完备 B. 三省六部制下君主权力被有限制约
C. 唐代谏议制度形成 D. 君主个人素养影响集权体制的效果
唐代门下省对中书省草拟的文书,具有审查权,如果认为文书中的建议、方案和处理方式不妥,就可以封驳奏还,将文书退回中书省重新拟定。这反映出
A. 门下省掌握着中央监察权
B. 唐朝政府重视提高决策水平
C. 门下省和中书省相互对立
D. 唐朝中央实行分权制衡原则